欢迎关注拉米公众号:lami_la

故事[汉语]将文章加入收藏,方便下次阅读哦

两个靖江青年 立即阅读

作者:丘东平    阅读:2914    喜欢:8

国境沦陷以来,驼鸟一样埋着头躲藏了三年的两个靖江青年,大一点的叫林纪云,小一点的叫曹光吾。他们一同从靖江中学毕业出来,是两个很好的朋友。林纪云很爱惜自己的人格,只要人家骂他一句,就要和人家拼命,这很好。 曹光吾很骄傲,好像什么事情都要做得比人更好,瞧不起人。但只要他真的能做得比别人更好,那也不坏。林纪云说:——新四军来了,我们不到新四军那边去看一看到底还在等什么!——我也这样想。曹光吾心有同感的应和着:我们应毫不犹豫,立刻就走。于是两个人背着包裹来到黄桥,开始在黄桥停下来,看看新四军果真不错,那么现在只有问问自己到底要怎么办……

蜜柑 立即阅读

作者:沈从文    阅读:2864    喜欢:3

一到星期,S教授家是照例有个聚会的。钱由学校出,表面归S教授请,把一些对茶点感到趣味的学生首领请到客厅来,谈谈这一星期以来校中的事情。学生中在吃茶点以前心里有点不愉快的就随意发挥点意见,或者是批评之类,S教授则很客气的接受这意见,立时用派克笔记录到皮面手册子上头,以便预备到校务会议席上去提案。其实这全是做戏。等到鸡肉馄饨一上席,S教授要记也不能,学生们意见便为点心热气冲化了。纵或是吃完点心仍...

王凌岗的小战斗(——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二日独立支队战斗报告) 立即阅读

作者:丘东平    阅读:2473    喜欢:0

写了一篇简单的报告书给刘主任,——队伍刚刚从镇江行动过来,有些疲劳,决定一个上午的休息,我偷一点空到庄湖头去找一位农民同志,他好几次碰到我,说准备了一双鞋子给我,无论如何要到他家里去坐坐。这回宿营地距庄湖头只半里,再不去就恐怕没有机会了。这是二十二日的早上,因为农民同志太客气,留了我吃竿头,在他的家里花了一个半钟头,回到团部来是九点一刻,这时候还没有什么情况,接到王凌岗桥发现敌人的报告是九点三十分的事。在从庄湖头回来的路上,碰到一位通讯站的通讯员,他是从王凌岗那方面来的,他告诉我,黄土庄的一位农民同志托他带信给我,无论如何要我到他家里坐坐,——这里的农民同志大概总是这个样子,他并没有告诉我王凌岗桥发现了敌人。

把三八式枪夺过来 立即阅读

作者:丘东平    阅读:2441    喜欢:1

李安邦是从直溪桥敌人据点光荣反正过来的民族勇士,是谁都知道的了。李安邦所领导的这个反正过来的部队,现在已成为了抗战中的一个小小的很精彩的部队,在袭击敌人的行动上,表现了他们惊人的勇猛。下面就是他们袭击直溪桥日本兵的故事。五月三十日上午,大约十点钟左右,直溪桥那狭窄的街上,照例很热闹,日本人在新河进行了新的烧杀,又彻底毁灭了延陵,要使中国老百姓离开中国军队势力范围内的市镇,这样来繁荣直溪桥,到处是花格子布,东洋式的商号旗子在屋顶上飘扬,直溪桥快要变成日本市镇了。只可惜中国人还没有驯服。日本皇军洋洋得意的气概,如果稍一疏忽遭受了中国军队的袭击,就要变得很狼狈,像蚂蚁一样的死于尘埃。

玲子 立即阅读

作者:穆时英    阅读:2429    喜欢:1

淡淡的日影斜映到窗纱上,在这样静谧的,九月的下午,我又默默地怀念着玲子了。玲子是一个明媚的,南国的白鸽,怎样认识她的事,现在是连一点实感也没有了,可是在我毕业的那一学期,她像一颗绯色的彗星似的涌现了出来,在我的干枯的生命史上,装饰了罗曼蒂克的韵味,这中间的经历,甚至顶琐碎的小事,在我记忆里边,还是很清晰地保存了的。是一千九百二十六年吧,在英美诗的课堂上有一个年纪很小,时常穿一件蔚蓝的布旗袍的,娟丽的女生,看起来很天真,对于世事像不知道什么似的,在我们谛听长胡子的约翰生博士讲述维多利亚朝诸诗人的诗篇时,总是毫不在意地望着窗外远处校园里的喷水池在嘴边浮着爽朗的笑,这人就是玲子。

向敌人的腹背进军 立即阅读

作者:丘东平    阅读:2353    喜欢:0

四月××日,我们新四军受点验的日子在岩寺,我们热烈地欢迎司令长官公署点验委员的到临,点验进行得很顺利——在全民族一致抗敌的旗帜下,在蒋委员长正确英勇的领导下,由过去被目为“暴民”“土匪”的地位变为正式的国防军,今天,新四军正式完成了这一段艰苦的然而很可宝贵的历史而负担起新的更伟大的任务,我们有着无上的快乐和光荣。新四军着手进行改编到现在已将近半年了。新四军的指战员埋头于如何使游击队正规化这一课题,埋头于队伍本身的教育训练,成为新四军出动前夜的准备工作中最紧张的一环,我们的首长叶挺、项英各支队的司令员以至全军所有的指战员,我们全体一致以最高度的抗敌情绪工作着,生活着……

第一次宴会 立即阅读

作者:冰心    阅读:2348    喜欢:0

C教授来的是这样的仓促,去的又是这样的急促。桢主张在C教授游颐和园之后,离开北平之前,请他吃顿晚饭。他们在国外的交谊,是超乎师生以上的。瑛常从桢的通讯和谈话里模拟出一个须发如银,声音慈蔼的老者。她对于举行这个宴会,表示了完全的同意。 新婚的瑛——或者在婚前——是早已虚拟下了她小小家庭里一个第一次宴会:壁炉里燃着松枝,熊熊的喜跃的火焰,映照得客厅里细致的椅桌,发出乌油的严静的光亮...

往事 立即阅读

作者:沈从文    阅读:2030    喜欢:0

这事说来又是十多年了。 算来我是六岁。因为第二次我见到长子四叔时,他那条有趣的辫子就不见了。 那是夏天秋天之间。我仿佛还没有上过学。妈因怕我到外面同瑞龙他们玩时又打架,或是乱吃东西,每天都要靠到她身边坐着,除了吃晚饭后洗完澡同大哥各人拿五个小钱到道门口去买士元的凉粉外,剩下便都不准出去了!至于为甚又能吃凉粉?那大概是妈知道士元凉粉是玫瑰糖,不至吃后生病吧。本来那时...

我的邻 立即阅读

作者:沈从文    阅读:1920    喜欢:0

若把我这退过伍的上士也算在一起,这一个院子里已住上六个丘八了。凡是有两个女人住的地方,那一片小天下就少有太平时;凡是有三个大兵的地方,那地方便终日杀气腾腾。我们这里,却是副爷有一倍,女人又属于副爷太太,热闹透了。并且,其他的,我还忘了算上那几人——因为我就永不知道那两间房住几人——那是些,有音乐天才,每天除了吹打弹唱以外少有休息的亲哥子弟兄,又是北京大学法科的学生。 这属于上帝...

两个家庭 立即阅读

作者:冰心    阅读:1845    喜欢:4

前两个多月,有一位李博士来到我们学校,演讲“家庭与国家关系”。提到家庭的幸福和苦痛,与男子建设事业能力的影响,又引证许多中西古今的故实,说得痛快淋漓。当下我一面听,一面速记在一个本子上,完了会已到下午四点钟,我就回家去了。 路上车上,我还是看那本笔记。忽然听见有一个小姑娘的声音叫我说:“姐姐!来我们家里坐坐。”抬头一看,已经走到舅母家门口,小表妹也正放学回来;往常我每回到舅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