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拉米公众号:lami_la

全部[汉语]将图书放入书架,方便下次阅读哦

将军的故事

将军的故事 立即阅读

作者:丘东平    阅读:4379    收藏:0

本书为丘东平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邱东平所著《多嘴的赛娥》、《一个小孩的教养》、《红花地之守御》、《通讯员》、《骡子》、《白马的骑者》、《运转所小景》等七篇短篇小说。丘东平(1910.5.16—1941.7.28),现代作家,原名丘谭月,号席珍,广东海丰人。他的作品具有七月派作家的现实主义风格,充满对生活的苦难和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1941年7月23日傍晚,丘东平等3位领导率师生200余人,从盐城东北向西南一带移动,翌晨在北秦庄遭日军袭击,丘东平在掩护教师和学员冲出火力网时,以身殉国。年31岁。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立即阅读

作者:【战国】吴起    阅读:4368    收藏:1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是一部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军事著作,相传为战国时著名兵学家吴起所作,战国末年即已流传。该书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为后人所整理和删补,有些篇目和内容有所亡佚,现仅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励士》六篇,远非全璧。《吴子》是在封建制度确立后,战争和军事思想有了显著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把政治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所谓“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并以此治理军队和民众。

无名高地有了名

无名高地有了名 立即阅读

作者:老舍    阅读:4365    收藏:0

一九五三年十月,老舍随同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去到朝鲜。《无名高地有了名》描写抗美援朝时期“老秃山”战斗的过程,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伟大的祖国军人保卫祖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战斗的光辉历程。

多角关系

多角关系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4363    收藏:0

茅盾的中篇小说《多角关系》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一月《文学》第六卷第一号,一九三七年五月由文学出版社出版。作品以一九三四年的年关为背景,以上海附近的一个小县城为具体环境,通过对地主兼资本家唐子嘉与周围各种人物之间的多角债务关系的描写,反映了三十年代国民党统治下社会经济全面停滞、破产的状况,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月夜孤舟

月夜孤舟 立即阅读

作者:庐隐    阅读:4360    收藏:1

庐隐作品精选集,收录了庐隐的作品《寄天涯一孤鸿》《灵海潮汐致梅姊》《月夜孤舟》《愁情一缕付征鸿》《寄燕北故人》《房东》《秋风秋雨愁煞人》《生命的光荣》《寄梅窠旧主人》《醉后》《雷峰塔下》等。 发发弗弗的飘风,午后吹得更起劲,游人都带着倦意寻觅归程,马路上人迹寥落,但黄昏时风已渐息,柳枝轻轻款摆,翠碧的景山巅上,斜辉散霞,紫罗兰的云慢,横铺在西方的天际,他们在松荫下,迈上轻舟,慢摇兰桨,荡向碧玉似的河心去。全船的人都悄默的看远山群灿,轻吐云烟,听舟底的细水潺援,渐渐的四境包溶于模糊的轮廓里,远景地更清幽了。

春风回梦记

春风回梦记 立即阅读

作者:刘云若    阅读:4356    收藏:0

刘云若第一部长篇社会言情小说,《春风回梦记》描写旧家少爷陆惊寰与卖唱女如莲之间的爱情悲剧。如莲为能与陆惊寰结婚,决定先下海到妓院为母亲赚取养老费,再同惊寰结婚。惊寰为尊父命迎娶一位传统女性,但他心里真正爱着的人是如莲。新婚之夜,惊寰来到妓院与如莲幽会,被惊寰表哥若愚发现。为了让惊寰放弃如莲,若愚弄出几条计策让如莲远离惊寰,但若愚却不晓得,他所伤害的如莲,却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如莲决定成全惊寰,决定远离他。后来,惊寰得知如莲的一片苦心,决定迎娶她做妻子,但为时已晚,如莲竟因思念惊寰而死。不久,惊寰的妻子也因病故去。伤心欲绝的惊寰只得给如莲和自己的妻子合出了一场大殡……

合浦珠

合浦珠 立即阅读

作者:【清】烟水散人    阅读:4305    收藏:1

本书全称《新镌批评绣像合浦珠传》,不署撰人,题“槜李烟水散人编次。”首有自序。全书分四卷,共十六回。据考原作者为袁于令,袁氏所作今已佚,本书系烟水散人据袁氏所撰《合浦珠》改编而成。刊刻于清初。以珠为线索,写才子佳人故事,但多节外生枝,内容庞杂。或因写淫僧,有谤佛之嫌,又间有怪异情节,为清廷所不容。

休息

休息 立即阅读

作者:王实味    阅读:4303    收藏:0

王实味的书信体小说《休息》仿自歌德的《青年维特的烦恼》,采用秋涵投水自杀前给好友在北京读大学的实薇写了11封信,诉说自己的凄凉遭际和心灵苦闷。秋涵的先父为民国的创建立过功勋,遗下妻子儿女。为生计所迫,18岁的秋涵不得已放弃学业,考取邮务员。在龌龊的“妖魔社会”里,他过着超负荷的“机械生活”,心头自是抑郁苦闷,在信中对朋友大发骚慨。不久,秋涵的母亲病故。他回乡办丧,又亲历了“禽兽不如”叔叔的冷酷(将他家的房产并吞),并查出患有精神抑郁症和肺病的征兆。秋涵独自来到河边散步,终于为自己找到了解决办法,一反开篇时他所持的“反对自杀”的信念。临终前,他给舅舅写信,将他的芸妹托付给曼村表弟。

二月

二月 立即阅读

作者:柔石    阅读:4297    收藏:0

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中期为背景,描写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在奔波了六年后来到芙蓉镇,希望能过上一种平静安宁的生活。但因与校长妹妹陶岚相恋而冒犯了当地土豪,又因同情和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同学的遗孀文嫂而受到社会的非难。两个月后,他被迫离开了芙蓉镇。该小说生动地展现出被“五四”唤醒的一代知识青年在中国现实社会里走投无路的境况。如果不经过一场革命的洗礼,所谓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都只能是镜花水月。由于《二月》所写系作者亲历之事人公萧涧秋的原型不是别人,正是柔石本人,萧涧秋与柔石姓名的谐音意思相关。

我在霞村的时候

我在霞村的时候 立即阅读

作者:丁玲    阅读:4272    收藏:0

写于1941年初,发表于同年6月的《中国文化》第3卷第1期,后收入1944年桂林远方书店出版的同名小说集。作品塑造的是一个在遭受日寇凌辱后又忍受着灵与肉的双重折磨而做着地下形态的抗日工作的乡村青年女子的形象。特殊题材的择选以及作者对于主人公寄予的深切同情和敬意,表明了作者的思想胆识和艺术创新方面的追求,尽管对于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基本上是从侧面进行的。然而女性作家特有的观照视角,用作者的话来说作品提出来的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丁玲谈自己的创作》),仍然使得作品具有深沉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