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拉米公众号:lami_la

小说将图书放入书架,方便下次阅读哦

狮子吼

狮子吼 立即阅读

作者:陈天华    阅读:3203    收藏:0

近代陈天华所撰写的一本小说,因作者蹈海自杀未写完,仅完成八回。对革命原理进行通俗图解,热情奔放,气壮山河,惟艺术功力不足,大喊标语口号。曾连载于1905年《民报》第一~五、七~九号。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三卷》(1960年8月中华书局出版)。书中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治理想,批判满族贵族入关以来的暴行,揭露当时清政府的腐朽和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民族危机的深重,鼓吹革命。当时影响很大。

双灯记

双灯记 立即阅读

作者:【清】佚名    阅读:3199    收藏:1

十回,佚撰著名,叙明正德年间孙继高与户部尚书之女赵兰英恋爱婚姻事。本书底本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本书经抄本《话本十四种》整理而成。 大明正德年间,有两部大臣,一位是家住常州府无锡县南门内,姓赵名明,表字飞熊,官拜户部尚书;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兰英小姐。一位是住无锡县东门外,姓孙名宏,表字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长名继成,次名继高。长子娶妻龙氏素真,是山东龙进士之女,次子未曾婚配。赵、孙两家老爷一郡人氏,又同殿为臣,爱好结亲,就将兰英小姐许配继高为妻,尚未迎娶。

约檀河之水

约檀河之水 立即阅读

作者:张资平    阅读:3197    收藏:0

1920年发表的处女作《约檀河之水》,是张资平的早期作品,大多反映了“五四”时期的青年男女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陈腐的封建伦理道德和金钱势力对他们的束缚,体现了反封建、渴求解放的思想,这与当时的时代潮流是相吻合的,使得他成了前期创造社中仅次于郁达夫的重要小说家。20年代中期以后,张资平小说创作的重点发生了转移,三角、四角乃至多角恋爱成为他小说创作的主调,令他红极一时,拥有大批的读者。恋爱小说给张资平带来了广泛的声誉,也给他带来了相当多的批判。

色盲

色盲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3188    收藏:0

赵筠秋曾经是封建官僚家庭的叛逆者,在革命的高潮中,身穿灰色制服,投身到战斗的行列。可是,随着大革命的落潮,政府的逆转,封建官僚阶级又死灰复燃,渐渐地活跃起来。在时代的逆流中,赵筠秋被当成了结交权贵的工具。斗争精神消失,思想日渐灰颓,甚至连往日的革命经历也不肯承认。因此她以消极的“独身主义”来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这无损于封建官僚阶级的一根毫毛,也无助于现实问题的真正解决。这一行动表现了一部分小资产阶级青年知识分子那种“激烈得快,也平和得快,甚至颓唐得快”的软弱性。

锦绣衣

锦绣衣 立即阅读

作者:【清】迷津渡者    阅读:3180    收藏:1

一件衣物竟能激起轩然大波:家破人亡,引出奇情百出,匪夷所思,演绎男女悲欢。有奇遇而后有艳遇,攀名花更要折野花,香泽尤在,鬓影绰然,皆属妄情少年。换嫁衣主要讲述花家兄弟故事。大哥花玉人才貌兼备。二弟花笑人为人好色成性。三弟尚幼。花玉人与妻子岳文姿郎才女貌。因朋友苏镇邀请去做监纪参谋,遂留下朋友所赠一百两,与妻分别。移绣谱讽刺生女必溺死的陋习。凤娘、燕娘俩姐妹在家时分别绣得七子图、五子图。燕娘所绣不小心为油所污。后凤娘嫁秀才林兰,连生三女,燕娘劝溺死,但林兰夫妻爱如珍宝。燕娘嫁宫芳后,生三女(一对双胞胎)皆溺死,终于生一子,名宫榜,溺爱异常。

恨海

恨海 立即阅读

作者:【清】吴趼人    阅读:3169    收藏:1

章回小说,共十回,清末吴趼人所作。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广智书局排印本。1928年世界书局本。阿英编入1959年出版的《庚子事变文学集》。标写情小说。为作者早期作品。全书以庚子事变为背景,写两对青年男女的婚姻悲剧。书中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对义和团采取否定态度。主要讲述庚子帝国主义联军攻陷北京,陶伯和、仲翔兄弟逃难相失;伯和与未婚妻张棣华母女同行,饱经艰困,后又失散。伯和误交匪人,贪恋声色,又染烟癖;张父欲悔婚,棣华不忍,接伯和至家疗治,伯和竟死,棣华削发为尼;仲翔则因未婚妻王氏放荡,亦逃遁空门。

校长先生

校长先生 立即阅读

作者:叶紫    阅读:3162    收藏:0

土课钟已经敲过半个钟头了,三个教室里还有两个先生没有到。有一个是早就请了病假,别的一个大概还挨在家里不曾出来。校长先生左手提着一壶老白酒,右手挟着一包花生,从外面从从容容地走进来了。他的老鼠似的眼睛只略略地朝三个教室看了一看,也没有做声,便一直走到办公室里底那个固定的位置上坐着。孩子们在教室里哇啦哇啦地吵着,叫着,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乌龟。有的还跳了起来,爬到讲台上高声地吹哨子,唱戏。校长先生并没有注意到这个,他似乎在想着一桩什么心思。他的口里喝着酒,眼睛朝着天,两只手慢慢地剥着花生壳。孩子们终于打起架来了。

比哀兰德

比哀兰德 立即阅读

作者:〔法〕巴尔扎克    译者:傅雷    阅读:3160    收藏:0

主要事实很简单,交织在一起的因素却是光怪陆离;因为人的外部表现可能很单纯,行事可能很无聊,不值一谈,他的精神与情绪的波动永远是复杂的,以比哀兰德来说,周围大大小小的事故从头至尾造成她的悲剧,她遭遇不幸好像是不可理解的;以别的人物来说,一切演变都合乎斗争的逻辑,不但在意料之中,而且动机和目标都很明确,经过深思熟虑的策划和有意的推动:比哀兰德不过是他们在向上爬的阶梯上踩死的一个虫蚁而已。在并无感伤气质的读者眼中,与比哀兰德的悲剧平行的原是一场由大小布尔乔亚扮演的丑恶的话剧。

春秋配

春秋配 立即阅读

作者:【清】佚名    阅读:3154    收藏:1

小说《春秋配》叙述了主角李春发、姜秋莲与张秋联三人曲折离奇、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戏曲《春秋配》据此改编。《春秋配》是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豫剧皇后陈素真先生的代表作,为秦腔传统剧目。明朝天启年间,有一书生姓李名花,博学多闻。其友张伯言中进士,但因一字之差被黜落,故而去作强盗,并招李花同去,李花未从。后来,有一名叫石敬坡的人到李家行窃,被李花捉住,李花不仅没有责怪他,反怜其家贫,赠以金银。这就引出了石敬坡意欲报恩,反为李花召来麻烦的故事。罗郡中有一姜公,前妻刘氏生女秋莲后死去,后娶贾氏,贾氏虐待秋莲,总想寻找机会陷害她。

Mugby Junction

Mugby Junction(马戈比岔口) 立即阅读

作者:Charles Dickens    阅读:3152    收藏:0    语言:英语

"Mugby Junction" is a set of short stories written in 1866 by Charles Dickens and collaborators Charles Collins, Amelia B. Edwards, Andrew Halliday, and Hesba Stretton.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a Christmas edition of the magazine All the Year Round. Dickens penned a majority of the issue, including the frame narrative in which "the Gentleman for Nowhere," who has spent his life cloistered in the firm Barbox Brothers & Co., makes use of his new-found freedom in retirement to explore the rail lines that connect with Mugby Junction. Dickens's collaborators each contributed an individual story to the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