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施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1337 收藏:0
矇眬中听得响亮的军号声,张文安便浑身一跳。眼皮重得很,睁不开,但心下有数,这热惹惹地吹个不歇的,正是紧急集合号。三年多的生活习惯已经养成了他的一种本领:半睡半醒,甚至嘴里还打着呼噜,他会穿衣服。刚穿上一半,他突然清醒了,睁开眼,纸窗上泛出鱼肚白,号声却还在耳朵里响。他呆了一会儿,便自己笑起来,低声说:“呸!做梦!”睡意是赶跑了,他靠在床上,楞着眼,暂时之间像失掉了思索的能力,又像是有无数大小不等的东西没头没脑要挤进他脑子里来,硬不由他作主;但渐渐地,这些大小不等,争先抢后的东西自伙中间长出一个头儿来了,于是张文安又拾回了他的思索力,他这时当真是醒了。
林家铺子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3220 收藏:0
原名《倒闭》,是茅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林家铺子》这部作品,抓住了当时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同时在艺术上也表现的非常出色。当城市、乡镇许多大小企业纷纷停业倒闭,就在这样一个经济崩溃民族危亡席卷整个中国,人心惶惶不安的严重时刻,茅盾的作品及时地将人们关心的生活现象和其中的矛盾斗争加以艺术的概括,揭露产生这一切的社会根源,确实起到了使人们惊醒、感奋的战斗作用。
霜叶红似二月花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5737 收藏:0
茅盾继《蚀》之后写的又一部力作。小说以“五四”前夕江南村镇为背景,描写新兴资本家和豪绅地主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以及他们与农民的尖锐矛盾,中间穿插着几对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布局严谨,场面宏大,情节复杂,语言典雅,是一部富有民族风格的佳作。遗憾的是,这部“本来打算写从‘五四运动'到1927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大变动”的作品,40年代只写出第一部,成为残稿。
虹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2412 收藏:0
茅盾1929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梅行素的成长经历,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新思想的青年形象。本文主要从作家本人和小说人物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分析作者在创作时,受其恋人秦徳君的影响而产生的无意识心理投射,另一方面分析小说主人公理智与情欲的矛盾心理。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生活道路,揭示了从“五四”到“五卅”这一历史时期内知识分子由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由封建制度叛逆者到革命者的艰苦历程。这部小说充分说明了茅盾是一个理性主义很强的作家。
腐蚀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9256 收藏:0
本书开始写作于一九四一年孟夏,是在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香港出版)上连续发表的。以1940年9月到1941年2月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女特务赵惠明的一段经历。作品以日记体的形式,透过赵惠明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记述,把“皖南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侧面表现出来,作品既描写了作为国民党女特务赵惠明的复杂生活和心理状态,刻画了典型形象,也集中抨击了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统治制度的罪恶。
多角关系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4220 收藏:0
茅盾的中篇小说《多角关系》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一月《文学》第六卷第一号,一九三七年五月由文学出版社出版。作品以一九三四年的年关为背景,以上海附近的一个小县城为具体环境,通过对地主兼资本家唐子嘉与周围各种人物之间的多角债务关系的描写,反映了三十年代国民党统治下社会经济全面停滞、破产的状况,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锻炼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6715 收藏:0
本书是1948年茅盾先生完成的一篇抗日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这也是茅盾先生生前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最初连载在香港的《文汇报》上面,经历过文革的洗礼后,经茅盾先生修订,于1981年在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多卷小说中的第一部。小说主要描写抗战初期上海“八·一三”淞沪战争时整个社会风貌。茅盾在作品的小序里曾说,写完第一部,就因为中国共产党已经不但解放了东北三省,且包围天津、北平,欲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而布置了我们在香港的民主人士经海道赴大连,大约于1948年尾我离开香港,因此不得不中断此书写作计划而只成了第一部《锻炼》。
蚀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7661 收藏:0
《蚀》三部曲,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发表于1927年)、《动摇》《追求》(1928年先后完成)。通过对革命分子心灵世界细腻的描写,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大革命前后革命营垒中存在的矛盾与分化。《蚀》从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理历程的独特角度来反映大革命,丝毫不回避历史教训,显示了茅盾对中国革命及中国社会的认识、把握以及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子夜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9421 收藏:0
原名《夕阳》,文学家茅盾的经典著作,受到鲁迅、瞿秋白等人的高度评价,被译为几十种语言,列入国内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20世纪30年代,鱼龙混杂的上海滩。上海裕华丝厂总经理吴荪甫接受商界名流孙吉人、王和甫等人的建议,决定合资筹办益中信托公司。在军阀混战、工人罢工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时代的乱流中,所有人都被卷了进来,无法自主……
我在霞村的时候 立即阅读
作者:丁玲 阅读:4198 收藏:0
写于1941年初,发表于同年6月的《中国文化》第3卷第1期,后收入1944年桂林远方书店出版的同名小说集。作品塑造的是一个在遭受日寇凌辱后又忍受着灵与肉的双重折磨而做着地下形态的抗日工作的乡村青年女子的形象。特殊题材的择选以及作者对于主人公寄予的深切同情和敬意,表明了作者的思想胆识和艺术创新方面的追求,尽管对于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基本上是从侧面进行的。然而女性作家特有的观照视角,用作者的话来说作品提出来的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丁玲谈自己的创作》),仍然使得作品具有深沉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