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拉米公众号:lami_la

全部[汉语]将图书放入书架,方便下次阅读哦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立即阅读

作者:【清】沈复    阅读:5532    收藏:1

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内容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 立即阅读

作者:【宋】孟元老    阅读:5485    收藏:0

本书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

七星龙王

七星龙王 立即阅读

作者:古龙    阅读:5479    收藏:1

他们是江湖中神秘莫测的家族,拥有江湖人望尘莫及的力量!另类武侠的代表,诙谐幽默、紧张刺激,一口气能读完的精彩故事!一个亿万富豪为什么会死?一个普通的生意人真实的身分是什么?一个小叫化又会隐藏著什么背景?一段十几年前的爱恨情仇,会带来什么样的浩劫?过去的恩恩怨怨,现今的是是非非,交织成难解的孽缘……“喝不完的杯中酒,唱不完的别离歌。放不下的宝刀,上不得的高楼。流不尽的英雄血,杀不完的仇人头。”

新中国

新中国 立即阅读

作者:陆士谔    阅读:5475    收藏:0

陆士谔32岁(1910年)写下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令人万分惊叹的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主人公陆云翔在1910年做了一个梦,醒来后他惊异地发现上海已是一派全新的繁华景象。城市里地铁穿梭,洋房鳞次栉比,跑马厅附近修建了大剧院,陆家嘴成为金融中心……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科技、交通、建筑、医学、工业等诸多方面,与今天的真实情况所差无几。此外,书中还提到很多事物,如通光避雨的雨街、供普通百姓乘坐的飞车、可以在水面自由行走的水行鞋、类似电影情节效果的焰火、只用“汽”不用水的新式浴法等,至今尚待实现。本书最令人称奇之处,是写到万国博览会,即现在所称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的情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开办万国博览会,为了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那时,上海人因往来不便,才提议建造这桥的。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小说预言的细节与百年之后的现实精确吻合,令人惊奇。

神君别传

神君别传 立即阅读

作者:古龙    阅读:5471    收藏:1

古龙早期武侠中篇作品,1961年由华源出版(一般误以为1963年),为《剑毒梅香》的相关作品,不过亡佚已久。最近风云时代再次出版《神君别传》,附在《剑毒梅香》之后,并附有陈晓林写的序。据该序转述古龙说法,当时只是短暂拖稿,清华出版社却很快就请了别人代笔(代笔者是上官鼎,即刘兆玄、刘兆黎、刘兆凯),古龙看上官鼎续得不错,也就乐观其成。但是古龙太过喜爱梅山民,“原是他精心撰造的故事,却为上官鼎无心中承继过去,失去了主导权,不免觉得万分可惜”,之后在华源出版社老板的“激将”下,“索性重写一部《神君别传》”。

秋收

秋收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5454    收藏:0

发表于1933年4月、5月的《申报月刊》第2卷第4期、第5期,主要写到 六月底,“春蚕时期的幻想,又在老通宝的头脑里蓬勃发长”;他设法赊来豆饼施肥,全家没日没夜地车水灌溉。又经历了许多紧张和奋斗,到秋天,终于见到稻下垂,又获得了一个好收成,可是结果米价飞跌,又白辛苦了一阵子,又背了一身债。

牛天赐传

牛天赐传 立即阅读

作者:老舍    阅读:5449    收藏:0

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在老舍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创作风格日趋成热的标志。小说以敏锐的洞察力对旧中国市民阶层苟且、软弱、敷衍、调和的市民性格和独特的市民文化作了形象表现和纵深分析,传达出作者深沉的情感和时代责任感。写一夫妇看到门口有一个小孩子,把他捡回來了。老兩口正好沒有生育。这个孩子天是老爷给的就叫牛天赐,天赐什么都不会做,养父母一死,他就玩完了。怎么办?這时出來一个叫虎爷的人帮他,做小买卖……

海滨故人

海滨故人 立即阅读

作者:庐隐    阅读:5447    收藏:0

中篇小说《海滨故人》是庐隐的代表作。作品写露沙等五位女青年,天真浪漫,用幻想编织着未来的自由王国。露沙小时未曾得到父母的爱,在教会学堂遭遇歧视,追求爱情又失败,难得有几位同窗挚友,也不能长相聚,所以深感世界的的寂寞与人生的不幸,因之情绪也甚为感伤、悲观。整篇小说好似用多愁善感的女子和无数泪珠串成的,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庐隐这类小说,往往含自叙传的性质,又喜用书信、日记来直接展露人物情怀,具有抒情小说的形态特征。这些弥漫着感伤情绪的小说,比较真切地反映了“五四”后寻找出路的知识分子思想状况,也打着“五四”退潮中思想变迁的烙印。

金陵秋

金陵秋 立即阅读

作者:林纾    阅读:5405    收藏:0

由林纾所写的章回体小说,以作者同乡辛亥革命将领林述庆军中日记的真实经历为背景,以虚构人物女学生胡秋光为纬,记叙、描写了辛亥至民国元年间社会的鼎沸纷扰状况。叙王仲英于辛亥广州起义后,南下辅佐镇江标统林述卿,与胡秋光女士一见倾心。仲英到军队后,正值武昌起义,上海、江苏光复,镇江亦随之起义,林率部攻南京,仲英临阵负伤,被胡秋光办的红十字医院收治,两人遂结良缘。

铁花仙史

铁花仙史 立即阅读

作者:【清】云封山人    阅读:5398    收藏:1

清代长篇小说。题“云封山人编次”。作者姓名、身世均无考。全书26回,写王儒珍和蔡若兰悲欢离合的故事。王儒珍和蔡若兰在襁褓之时便由父母约为婚姻。后王家衰落,王儒珍考科举又屡遭失败,蔡若兰之父便为女儿另选高门。王儒珍的同窗好友陈秋麟当时已中解元,闻此讯忙托人向蔡家求婚,打算迎亲时让给王儒珍;不料蔡若兰逃婚出走,为钱塘知县苏诚斋收养。数年之后,蔡若兰之父晚年孤寂,深悔当年退婚之事,便认王儒珍为义子,并为其娶苏诚斋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