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拉米公众号:lami_la
当前位置: 诗词 > 绝句 > 感怀二首·其一

感怀二首·其一

gǎn怀huáièrshǒu·

yòujiàntónghuājiùzhīlóuyān

pínglánchóuchàngrénshuíhuìjuéshānránlèiyǎn

译文

又一次见到桐花发于旧枝,凄凄细雨如烟,雨声在日暮时充溢满楼。

我身依栏杆,因失望失意而哀伤,有谁理解?不知不觉就潸然落泪,低头哀思。

注释

桐花:指梧桐的花,清明节的节花,常表示乡愁、相思、祭祀等义。白居易《寒食江畔》:“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凄凄:暗含心理的凄怆和暗淡。

凭阑:凭栏,身依栏杆。会:理解,体会。

文学赏析

从桐花开放触发情思,描绘的自然景色打上了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即所谓情融景中,反映出诗人寂寞、痛苦、迷茫的心态。诗以“又见”二字领起,语调凄凉,饱含着伤感。因是“又见”,此前就一定有已见。而此前的已见是夫妇并肩,共赏桐花,依偎笑语,情意绵绵,是快乐而温馨的时光。年来年去,此刻又见桐花开。树依然是那棵树,花也如同往年一样的美丽洁白,不同的是,身边少了相依共语的赏花人,唤起了诗人的无限伤心。“发旧枝”是透过树与花而言人,花依旧,人不同,透出的物是人非之感格外沉重。“一楼烟雨暮凄凄”,看那满天的纷纷雨丝,伴着黄昏的暮气,烟一般地弥漫,雾一样地发散,直向人的心头笼罩而来。人在楼台,四望所及,无处不是湿漉漉的,感觉都是沉甸甸的。暮色中的烟雨,仿佛再织出旧日的情景;暮色中的桐花,又分明在提醒那是过去的时光。“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夫妻间的情意有多少具体入微的细节在其中,无人可以诉说,也就无人可以理解,无人可以体会。此时内心的伤痛只有自己感受,独自咀嚼,除了泪水的流淌,别无语言可以表达。一个“低”字不仅摹写出诗人眼垂泪落那一霎的细小动作,更表现出诗人在那一时刻无语沉痛的心境。

参考资料:

1、毛远明 主编.历代帝王将相诗注析.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5年09月第1版:344-345

2、蒋方 编选.李璟李煜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年:85-88

创作背景

据《南唐书·女宪传》,大周后周娥皇于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二日病故,诗人“每于花朝月夕,无不伤怀。”为其作诗若干,其中有此二首,而诗中说“又见桐花发旧枝”,则两诗应作于乾德三年(965年)春。

参考资料:

1、张玖青 编著.李煜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年8月第2版:10-11

最新评论共有0条评论

    我也来评分

    作者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末代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支持平台:iPhone,iPad,Android

    用移动设备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