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拉米公众号:lami_la

全部[汉语]将文章加入收藏,方便下次阅读哦

焚鹤人 立即阅读

作者:余光中    阅读:1140    喜欢:0

一连三个下午,他守在后院子里那丛月季花的旁边,聚精会神做那只风筝。全家都很兴奋。全家,那就是说,包括他、雅雅、真真和佩佩。一放学回家 ,三个女孩子等不及卸下书包,立刻奔到后院子里来,围住工作中的爸爸。三个孩子对这只能飞的东西寄托很高的幻想,它已经成为她们的话题,甚至争论的中心。对于他们,这件事的重要性不下于太阳神八号的访月之行,而爸爸,满身纸屑,左手浆糊右手剪刀的那个爸爸,简直有点太空人的味迢了。

黄土地情歌 立即阅读

作者:史铁生    阅读:1136    喜欢:0

我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呢,跟二十几岁的人在一起玩不觉得有什么障碍,偶尔想起自己已经四十岁,倒不免心里一阵疑惑。 某个周末,家里来了几个客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小伙子们没有辜负好年华,都大学毕了业,并且都在谈恋爱;说起爱情的美妙,毫不避讳,大喊大笑。本该是这样。不知怎么话题一转,说起了插队。可能是他们问我的腿是怎么残废的,我说是插队时生病落下的。他们沉默了一会儿,其中一个说,我爸...

小说与社会 立即阅读

作者:沈从文    阅读:1135    喜欢:0

我们时常都可听到人说,“俺,没有事情作,看小说。”“放了假怎样消遣?看小说吧。”事实上坐柜台生意不忙的店员,办公室无事可作的公务员,甚至于厂长,委员,不走运的牙医,脾气大的女护士,尽管生活不同,身分不同,可是他们将不约而同,用小说来耗费多余生命,且从小说所表现的人事哀乐中取得快乐和教育。试从家中五十岁左右认识字的老妈妈,和十岁以上的小学生,注意注意他们对于小说故事的发迷,也可证明我说的“从小说取得快乐和教育”,是件如何普遍而平常的事情。

论技巧 立即阅读

作者:沈从文    阅读:1133    喜欢:0

几年来文学词典上有个名词极不走运,就是“技巧”。多数人说到技巧时,就有一种鄙视意识。另外有一部分人却极害羞,在人面前深怕提这两个字。“技巧”两个字似乎包含了纤细、琐碎、空洞等等意味,有时甚至于带点猥亵下流意味。对于小玩具小摆设,我们褒奖赞颂中,离不了“技巧”一词,批评一篇文章,加上“技巧得很”时,就隐寓似褒实贬。

在公园里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1130    喜欢:0

华氏表七十五度了!今春第一天这么热,却又是星期例假。公园进口处满是人,长蛇阵似的。 因为有胃病,某先生告诉我“要多跑路”,趁今天暖和,我也到公园里去赶热闹;那就实行“多跑路”罢,我在公园里尽兜圈子,尽在那些漂亮的游客阵中挤进挤出。 说是“挤”,一点也不夸张。今天这公园变成“大世界”①了! ①“大世界”当时上海...

莲子 立即阅读

作者:梁实秋    阅读:1129    喜欢:0

有莲花的地方就有莲子。莲子就是莲实,又称莲的或莲菂。古乐府《子夜夏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我小时候,每到夏季必侍先君游什刹海。荷塘十里,游人如织。傍晚辄饭于会贤堂。入座后必先进大冰碗,冰块上敷以鲜藕、菱角、桃仁、杏仁、莲子之属。饭后还要擎着几枝荷花莲蓬回家。剥莲蓬甚为好玩,剥出的莲实有好几层皮,去硬皮还有软皮,最后还要剔出莲心,然后才能入口。有一股清香沁人脾胃。胡同里也有小贩吆喝着卖...

懒惰,不忍卒视的饕餮盛宴 立即阅读

作者:萧月月    阅读:1128    喜欢:0

有小两囗为了比赛谁为最懒,顿顿都将吃了的碗筷丢入洗水池内。一天天过去,腐臭气味开始在屋内漫延,终于在一个忍无可忍周末,小妻子实在熬受不住,只好挽起袖子清洗碗筷。 这是我在乘公交时,偶尔听到的雅角,是一个小美女对她的闺蜜如此说的悄悄话,我不知道这种听别个说小话行为是否正确?但不忍卒视的呕吐早已自喉咙泛滥。 试想在一套二人世界的婚房内,精致的装修惹人眼馋,全新家具温馨...

连绵不停的雨,烦恼着整个夏天 立即阅读

作者:萧月月    阅读:1125    喜欢:0

从白天下到晩上,从晚上下到白天,连续十多天还在下的雨,每天都是如此。造就出许多蜗居族,盯着雨不停,只要稍小点,刚想迈开腿,它又疯狂下起来,惹得我们如同变傻,只能疯疯癫癫。天老爷呀?你咋能这样?叩首祈祷,倒蒜的我,毫无办法,仅会吁叹。 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小伙子,二十多岁年纪,一脸憨厚朴实,穿着刚买的新裤子,声情并茂,边舞边唱,跪倒在水凼凼,在给天老爷跪下,求它再不要发脾气,千万终...

论特写 立即阅读

作者:沈从文    阅读:1124    喜欢:0

近十余年来,报纸上的特写栏,已成为读者注意中心。有些报道文章,比社论或新闻还重要,比副刊杂志上文章,也更能吸引读者,不仅给人印象真实而生动,还将发生直接广泛教育效果。这种引人入胜的作用,即或只出于一种来源不远的风气习惯,可是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在已成风气习惯后这类作品的真实价值,必然得重估!他的作用在目前已极大,还会影响到报纸的将来,更会影响到现代文学中散文和小说形式及内容。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立即阅读

作者:季羡林    阅读:1123    喜欢:0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多少年来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一个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学,“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实在心有余悸。一个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后一个想法最终占了上风,一直到现在。我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而又偏偏要学现在这一套呢?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过觉得,我走过的这一条道路,对己,对人,都还有点好处而已。我搞的这一套东西,对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