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拉米公众号:lami_la

小说[汉语]将图书放入书架,方便下次阅读哦

双灯记

双灯记 立即阅读

作者:【清】佚名    阅读:3150    收藏:1

十回,佚撰著名,叙明正德年间孙继高与户部尚书之女赵兰英恋爱婚姻事。本书底本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本书经抄本《话本十四种》整理而成。 大明正德年间,有两部大臣,一位是家住常州府无锡县南门内,姓赵名明,表字飞熊,官拜户部尚书;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兰英小姐。一位是住无锡县东门外,姓孙名宏,表字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长名继成,次名继高。长子娶妻龙氏素真,是山东龙进士之女,次子未曾婚配。赵、孙两家老爷一郡人氏,又同殿为臣,爱好结亲,就将兰英小姐许配继高为妻,尚未迎娶。

校长先生

校长先生 立即阅读

作者:叶紫    阅读:3140    收藏:0

土课钟已经敲过半个钟头了,三个教室里还有两个先生没有到。有一个是早就请了病假,别的一个大概还挨在家里不曾出来。校长先生左手提着一壶老白酒,右手挟着一包花生,从外面从从容容地走进来了。他的老鼠似的眼睛只略略地朝三个教室看了一看,也没有做声,便一直走到办公室里底那个固定的位置上坐着。孩子们在教室里哇啦哇啦地吵着,叫着,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乌龟。有的还跳了起来,爬到讲台上高声地吹哨子,唱戏。校长先生并没有注意到这个,他似乎在想着一桩什么心思。他的口里喝着酒,眼睛朝着天,两只手慢慢地剥着花生壳。孩子们终于打起架来了。

恨海

恨海 立即阅读

作者:【清】吴趼人    阅读:3139    收藏:1

章回小说,共十回,清末吴趼人所作。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广智书局排印本。1928年世界书局本。阿英编入1959年出版的《庚子事变文学集》。标写情小说。为作者早期作品。全书以庚子事变为背景,写两对青年男女的婚姻悲剧。书中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对义和团采取否定态度。主要讲述庚子帝国主义联军攻陷北京,陶伯和、仲翔兄弟逃难相失;伯和与未婚妻张棣华母女同行,饱经艰困,后又失散。伯和误交匪人,贪恋声色,又染烟癖;张父欲悔婚,棣华不忍,接伯和至家疗治,伯和竟死,棣华削发为尼;仲翔则因未婚妻王氏放荡,亦逃遁空门。

锦绣衣

锦绣衣 立即阅读

作者:【清】迷津渡者    阅读:3126    收藏:1

一件衣物竟能激起轩然大波:家破人亡,引出奇情百出,匪夷所思,演绎男女悲欢。有奇遇而后有艳遇,攀名花更要折野花,香泽尤在,鬓影绰然,皆属妄情少年。换嫁衣主要讲述花家兄弟故事。大哥花玉人才貌兼备。二弟花笑人为人好色成性。三弟尚幼。花玉人与妻子岳文姿郎才女貌。因朋友苏镇邀请去做监纪参谋,遂留下朋友所赠一百两,与妻分别。移绣谱讽刺生女必溺死的陋习。凤娘、燕娘俩姐妹在家时分别绣得七子图、五子图。燕娘所绣不小心为油所污。后凤娘嫁秀才林兰,连生三女,燕娘劝溺死,但林兰夫妻爱如珍宝。燕娘嫁宫芳后,生三女(一对双胞胎)皆溺死,终于生一子,名宫榜,溺爱异常。

色盲

色盲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3124    收藏:0

赵筠秋曾经是封建官僚家庭的叛逆者,在革命的高潮中,身穿灰色制服,投身到战斗的行列。可是,随着大革命的落潮,政府的逆转,封建官僚阶级又死灰复燃,渐渐地活跃起来。在时代的逆流中,赵筠秋被当成了结交权贵的工具。斗争精神消失,思想日渐灰颓,甚至连往日的革命经历也不肯承认。因此她以消极的“独身主义”来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这无损于封建官僚阶级的一根毫毛,也无助于现实问题的真正解决。这一行动表现了一部分小资产阶级青年知识分子那种“激烈得快,也平和得快,甚至颓唐得快”的软弱性。

比哀兰德

比哀兰德 立即阅读

作者:〔法〕巴尔扎克    译者:傅雷    阅读:3118    收藏:0

主要事实很简单,交织在一起的因素却是光怪陆离;因为人的外部表现可能很单纯,行事可能很无聊,不值一谈,他的精神与情绪的波动永远是复杂的,以比哀兰德来说,周围大大小小的事故从头至尾造成她的悲剧,她遭遇不幸好像是不可理解的;以别的人物来说,一切演变都合乎斗争的逻辑,不但在意料之中,而且动机和目标都很明确,经过深思熟虑的策划和有意的推动:比哀兰德不过是他们在向上爬的阶梯上踩死的一个虫蚁而已。在并无感伤气质的读者眼中,与比哀兰德的悲剧平行的原是一场由大小布尔乔亚扮演的丑恶的话剧。

春秋配

春秋配 立即阅读

作者:【清】佚名    阅读:3077    收藏:1

小说《春秋配》叙述了主角李春发、姜秋莲与张秋联三人曲折离奇、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戏曲《春秋配》据此改编。《春秋配》是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豫剧皇后陈素真先生的代表作,为秦腔传统剧目。明朝天启年间,有一书生姓李名花,博学多闻。其友张伯言中进士,但因一字之差被黜落,故而去作强盗,并招李花同去,李花未从。后来,有一名叫石敬坡的人到李家行窃,被李花捉住,李花不仅没有责怪他,反怜其家贫,赠以金银。这就引出了石敬坡意欲报恩,反为李花召来麻烦的故事。罗郡中有一姜公,前妻刘氏生女秋莲后死去,后娶贾氏,贾氏虐待秋莲,总想寻找机会陷害她。

瞎骗奇闻

瞎骗奇闻 立即阅读

作者:吴趼人    阅读:3072    收藏:0

章回小说,吴趼人著,反映晚清的反迷信运动。叙一土财主,因无子女,便把算命的周瞎子奉若神明,事事听从。虽然弄假成真,有了一个抱养的孩子,但最终还是受到周瞎子的愚弄。又一穷人把发迹变泰的希望寄托在周瞎子的身上,也只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作者表达了反宿命主义的主题,意在警告世人,不要相信迷信。其中对瞎子欺骗的描写相当成功,有关星相的语言,十分“在行”。艺术成就虽不特卓,但从意义和影响上讲,都不容忽视。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绣像小说》第四十一至四十六号。署名“茧叟”。另有(1908)光绪三十四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人中画

人中画 立即阅读

作者:【清】佚名    阅读:3048    收藏:1

清代小说集。十六回。不题撰人。今存啸花轩刻本,含《风流配》四回、《自作孽》二回、《狭路逢》三回、《终有报》四回、《寒彻骨》三回。书内封右上角题《留人眼》。文内不讳“玄”字,知为顺治刻本。乾隆十年(1745)植桂楼刻本(今存抄本)收《终有报》、《寒彻骨》、《狭路逢》三篇,不过篇名依次改动为《唐季龙》、《柳春荫》、《李天造》。乾隆四十五年尚志堂刻本收四篇,即《唐季龙》、《柳春荫》、《李天造》、《女秀才》。末一篇系选自《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女秀才移花接木》。此外,尚有另一刻本,亦收三篇,但书名改成《世途镜》。

水藻行

水藻行 立即阅读

作者:茅盾    阅读:3032    收藏:0

茅盾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唯一一部在国外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事背景是大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社会里一个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农户,平凡中却酝酿着一个惊人的事实,两个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堂兄弟,却拥有着同一个女人,这样畸形的“三人行”关系却在容忍下平静地继续着,虽然有时难免醋海翻波。财喜——一个而立之年,高大壮硕的汉子,寄住在他体弱多病的堂弟秀生的破农屋中,却和秀生的妻子发生了不可告人的情感,秀生媳妇的怀孕暴露了他们之间不伦的关系,矛盾似乎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