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女阴阳斗传 立即阅读
作者:【清】佚名 阅读:5965 收藏:1
又名《桃花女斗法奇书》、《桃花女阴阳斗宝传奇》、《桃花女斗法》、《桃花女阴阳斗异传奇》,内封题“绣像阴阳斗法传”,左右栏分题“周公擅卜神通卦”、“桃花女破解压魂符”。此书传世刻本均为坊刻,最早为道光二十八年(1848)联益堂刊,内封题“桃女阴阳斗传”。此外,有道光二十八年丹桂堂刻本、同治五年(1866)新刻本。刻本大致相同,惟联益堂本多了裘曰修序,署“西昌裘曰修撰”。刻本外,尚有光绪年间上海书局、上洋书局石印本。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津门储仁逊抄本,题名《阴阳斗》。
合锦回文传 立即阅读
作者:【清】笠翁先生 阅读:5954 收藏:1
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十六卷,不分回目,有清代刊本。《合锦回文传》现存最早的是嘉庆三年宝研斋刊本,全名为《绣像合锦回文传》,藏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该传共八册十六卷,内封中栏大字题“绣像合锦回文传”,右栏上题“笠翁先生原本,铁华山人重辑”,近代有人考证,笠翁先生即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至于铁华山人的真实姓名与生平事迹皆无可考。本书虽是一部才子佳人小说,但褒扬忠良和正义,斥责奸佞和邪恶的主题贯穿其中,使作品在爱情故事之外,又包含了一定的社会政治内容。同时,书中的故事情节变幻奇异,小说结构精巧细密,文字亦通俗流畅,在艺术上别具特色。
蜃楼外史 立即阅读
作者:【清】八咏楼主 阅读:5929 收藏:1
又名《芙蓉外史》,四十回,题“霅溪八咏楼主述,吴中梦花居士 编”。编述者姓字里居待考。有光绪乙未 (1895)上海书局石印本。字林沪报馆铅印本。字林沪报馆铅印本首有序,尾署“岁在昭阳作噩月在壮小万古楼寓公”。《申报》刊载“《蜃楼外史》”:“是书为近时新出,大旨假前明岛寇内犯事为端,援古证今,标新领异。其中如严嵩父子及赵文华等之权奸误国,沈楚材、张文龙、杨明德、杜鹊桥等之侠义扶危,关节新奇,悦人心目。记诸乌鸦山妖怪,红黑国二王及阿芙蓉公主一段,尤足唤醒黑籍中人之梦,实为有功世道之文,妙在雅俗共赏。”
鼓书艺人 立即阅读
作者:老舍 阅读:5920 收藏:0
本书是老舍在1948年至1949年间于纽约写成。因中文原稿遗失,根据英文译本The Drum Singers由马小弥再译为中文。本书讲述了大鼓书艺人方宝庆一家的苦难经历:宝庆胞兄宝森被日本军炸死;女儿秀莲与进步作家孟良的婚事告吹后,又被张文糟蹋;嫁出去的女儿大凤也被抛弃。《鼓书艺人》叙述的是抗战风暴中旧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现了革命者的真实形象,呼唤新中国的到来。
集外 立即阅读
作者:老舍 阅读:5918 收藏:0
本书收录了短篇小说包括:《小铃儿》、《电话》、《狗之晨》、《记懒人》、《民主世界》、《番表——在火车上》、《沈二哥加了薪水》、《新爱弥耳》等。
美人书 立即阅读
作者:【清】烟水散人 阅读:5878 收藏:2
美人书(又名《女才子书》、《女才子集》、《名媛集》、《情史续书》、《女才子传》、《闺秀英才》、《闺秀佳话》、《十才女传》)版本:乾隆十五年大德堂刻本。十二卷。本书流传甚广,翻本、节本甚多。作者:徐震,字秋涛,号烟水散人、烟水山人、鸳湖烟水散人,或谓即是天花藏主人,生平不详。内容:记叙明万历以来十二位薄命才女的故事。内容文白夹杂,诗词甚多,应是抄辑改述前人著作而成。
翼人影无双 立即阅读
作者:还珠楼主 阅读:5867 收藏:1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流水,户户垂杨,这是山东济南府风景的写照,自来便为人所绝称。当地非但风景清丽,民俗淳厚,富有慷慨义侠之风,又是历来省会所在、风景之区,加以南北要冲,冠盖往来舟车必由之地,一向五方杂处,市厘繁盛,民殷物阜,出产丰富,休说太平年间,便是小康时节也是人烟稠密、热闹非常。这时正当满清中叶,虽然异族专制,奴视人命,贫富悬殊,尊卑相隔,善良的百姓只管终年挣扎于穷苦愁叹之中,但因彼时一般官吏还不敢十分明目张胆竭泽而渔,做那杀鸡求蛋的蠢事,人民虽然一天衰弱一天,日子越来越难过...
天真汉 立即阅读
作者:〔法〕伏尔泰 译者:傅雷 阅读:5858 收藏:0
天真汉从小生活在加拿大的部落中,成人后回到法国,他与虚伪、狡诈的习俗格格不入,被关进巴士底狱,在这里他结识了扬山尼派学者高尔同,两人在狱中结为知己,天真汉对于世界的真理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天真汉的未婚妻圣·伊佛小姐为搭救他屈身于权贵,最终在悲愤中死去,两人真挚的感情感动了贵族,天真汉受到贵族的提拔,“成为优秀的军官,得到正人君子的赞许”。
江湖怪异传 立即阅读
作者:平江不肖生 阅读:5844 收藏:0
湖南素多迷信,尤尚巫术,书中所举光绪年间诸案例:贡院中之悬尸、三件巫蛊杀人案等,多与排教、师教、诸天教徒勾结恶人诈骗钱财有关。三件巫蛊杀人案经官方审理结案。许多奇奇怪怪情节,或由著者正面道来,或从罗满口中侧面说出,写得恍恍忽忽,若真若幻。在诸语怪说部中,彼实独具一格。尤其全卷以顽意团侦破彭礼和“被鬼迷死”案贯始终,处处悬念,层层揭迷,侦探小说味颇浓,又为行文增色。
生死场 立即阅读
作者:萧红 阅读:5785 收藏:0
从《生死场》,看见了抗日前期的哈尔滨。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该作品的总体结构看似散漫,实则别有匠心在。贯穿全书的是三个家庭的变迁。开篇与收尾写二里半与麻面婆的家庭,“套”在结构第二层的是王婆与赵三的家庭,“套”在里面一层的,则是金枝家庭的故事。全篇首尾呼应,一层套着一层,在三个家庭的空间里演进着生与死的故事 。“生死场” 的“场”,既可以说就是那块灾难深重的黑土地,又是那块土地上一个个痛苦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