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窜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掣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钻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的侄儿玉面专诸白芸生和“小侠”艾虎五人,全书主题环绕在群侠于忠协助平定藩王作乱、于义惩治为恶盗匪两大主题,全书贯彻忠义思想,歌颂行侠仗义精神。作品所写故事,自白玉堂夜盗盟单始,至众侠客打入冲霄楼、被困铜网阵止。前四十回内容,与《三侠五义》后二十回相仿,细节略有不同;后四十一回后,重点转入对小五义故事的描写。述说他们各自投奔颜按院,一路除暴扶弱,先后相遇,结为兄弟,最后聚集襄阳,与老一辈义侠一起,去破铜网阵。
民国蔡东藩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论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 汉晋以降,外族渐次来华,杂居内地。嗣是五胡十六国,迭为兴替。后来弱肉强食,彼吞此并,辗转推迁,又把十六国土字,浑合为一大国叫作北魏。后来北魏又起内讧东分西裂,无暇顾及江南.所以江南尚得保全。及东魏改为北齐,西魏改为北周。西土又分作为三分,周最强,齐为次,江南最弱。鼎峙了好几年,齐为周并,江南但保留十分之二险些儿要尽属北周了。就在此时大丞相杨坚篡了周室,复并江南;既收周禅又灭陈氏,最终统一中原,合并南北。
耳食录为清代著名文学家乐钧所著,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此书与《聊斋志异》一样,都是阐述怪力乱神的故事。内容则“多出于儿女缠绵,仙鬼幽渺,间以里巷谐笑助其波澜”,“以粲花之笔,抒镂雪之思”。文笔优美,言情状物,描写细腻,故事性强,得《聊斋》之神髓而稍纤弱。但和同时代同类型的作品相比,仍不失为佼佼之作,对清代文言小说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这部笔记小说共两编,即初编和续编(二编),初编十二卷一百一十二篇,写于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公元1792 年),有梦花楼刊本单行本;二编八卷八十七篇,写于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公元1794年),有嘉庆间单行本。两编合二十卷,收录了199 个篇幅不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