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寂的夜,独坐窗前,掠看明月,它,仿佛彳亍的缘,早已临空而举,熠熠闪光,妙趣生横。然,自己思绪,却不能沉静,惟有汩汩流淌,漫溢开来。白日已去,静待明朝。瞧瞧,夜深人静,红尘喧嚣,一切与己无关;浮华纷扰,众生好度,飘而散流。我,孑孓之孤者,或坐或站,临于电脑,握之手机,茗于淡茶。仿佛仙鹤散夫,鹤发童颜,正在自斟自酌,码着万千文字,不断穿越上古智慧,哲人妙思;平淡人流,耳闻目睹,串串揉揉,于网络之中,传输而出,为无数喜爱之人,架构精神家园,实现人生别样雅趣。
大哥从学堂归来时,手上拿了一大束有刺的青绿树枝。 “妈,我从萧家讨得玫瑰花来了。” 大哥高兴的神气,象捡得“八宝精”似的。 “不知大哥到哪个地方找得这些刺条子来,却还来扯谎妈是玫瑰花,”九妹说,“妈,你莫要信他话!” “你不信不要紧。到明年子四月间开出各种花时,我可不准你戴,……还有好吃的玫瑰糖。”大哥见九妹不相信,故意这样逗她。说到玫...
阿黑成天上山,上山采蕨作酸菜。 一人背了个背笼,头上一块花帕子,匆匆忙忙走到后山去。这几天蕨正发育得好,所以阿黑就成天上山。说匆匆忙忙,那这又是很久以来的习惯了。单说头上花帕子,村中五明,远远的,只要见到花帕子,就知道是阿黑。知阿黑所在,牛也不必顾,赶过来,到了阿黑身边,人就快活了。 为什么必须这样?五明是不在自己心上问,因此也不必在心上找出明确的回答。 ...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
前些日子,我得了一次很重的热病。病中见了一个异象,是真是幻,至今还不能明白。 那一天是下午,我卧在床上。窗帘垂着,廊下的苇帘也放着,窗外的浓荫,绿水般渗透到屋里来。微微的凉风,和着鸟声蝉声,都送到我耳中。我那时的神志,稍微的清醒一些,觉得屋里洁净无尘,清静的很。母亲坐在床沿,一面微笑着和我轻轻的谈话;一面替我理着枕边的乱发,但是脸上却堆着忧愁。 病人的看护者,对于...
在我们世界上,除非是没有思维的傻子,对于正常人,又有谁个不希望幸福。但若说幸福为送,当是时代赋予之新奇么? ――题记 对于日常的闲暇,最让我思想起的词谜,当是“二人合力冲破天,十女只耕半边田”。但若问谜面是什?可能读者早已知晓,当是“夫妻”一词可也。 然而,侃到“夫妻...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长久扎根在记忆里。他们一向都在那儿安睡,偶然醒一下,睁眼看看,见你忙着(升迁或者遁世)就又睡去。很多年里他们轻得仿佛不在。千百次机缘错过,终于一天又看见它们,看见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而它们坚定不移固守在那儿,沉沉地有了无比的重量。比如一张旧日的照片,拍时并不经意,随手放在哪儿,多年中甚至不记得有它,可忽然一天整理旧物时碰见了,拂去尘埃,竟会感到那是你的由...
描写老年有《戴着荷叶边帽子的妇人》,她垂着头坐在那里数她的念珠,帽子底下露出狐狸样的脸,人性已经死去了大部分,剩下的只有贪婪,又没有气力去偷,抢,囤,因此心里时刻不安;她念经不像是为了求安静,也不像是为了天国的理想,仅仅是数点手里咭唎咕碌的小硬核,数着眼面前的东西,她和它们在一起的日子也不久长了,她也不能拿它们怎样,只能东舐舐,西舐舐,使得什么上头都沾上一层腥液。
“三思而行”,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主要劝人做事不要鲁莽,要仔细考虑,然后行动,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吾家老祖宗文子(季孙行父)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以来,历代都得到了几乎全天下人的赞扬,包括许多大学者在内。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