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拉米公众号:lami_la

文学[汉语]将图书放入书架,方便下次阅读哦

她为什么死?

她为什么死? 立即阅读

作者:王统照    阅读:6838    收藏:0

王统照王统照的小说创作按时间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后期。《她为什么死》将作者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都囊括其中。早期小说是有关“爱与美”的,表现了作者从开始追寻“爱与美”的理想到最终幻灭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和博爱思想。中期小说是忧患深沉、凝重宏阔的农村小说,体现了作者由起先的关注理想人生,到逐渐对人生的伤感甚至一度消沉,但最终作者走出了困境,进入了现实世界,开始转向关注农村和农民的命运。后期是政治高压下的悲感情怀小说,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投身民主运动的热情。

老牛破车

老牛破车 立即阅读

作者:老舍    阅读:6788    收藏:0

书名《老牛破车》,在第一段开头有简单说明,即不再叨唠。从(一)到(九)都是照原来计划,自评作品——打《老张的哲学》说到《牛天赐传》。作品只有此数,本当就此打住,哪知还得出书,相应凑些字儿。所以又写了(十)至(十四)。不能预评将来的书,勉强谈点作小说的技巧。对否,不敢说,有用不呢,您瞧着办。

归途

归途 立即阅读

作者:许地山    阅读:6718    收藏:2

本书收录了许地山的作品《别话》《爱流汐涨》《我的童年》《上景山》《先农坛》《忆卢沟桥》《一封公开的信》《七七感言》《今天》《阴阳思想》《猫乘》《老鸦嘴》《慕》《法眼》《归途》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许地山,其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的人生观加入了更多的积极的因素。作于三十年代的《归途》,虽看似一如既往地表现了他的“宿命论”,然而,细味一下便不难发现,它只不过穿了一件“宿命论”的外衣,借用了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最终表现的却是人道主义关怀。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当时社会和她自身合力的结果;所谓“巧合”,只不过是作者用来增加作品悲剧表现力的一种手法,是作者对命运观念的一种灵活借用。

去来今

去来今 立即阅读

作者:王统照    阅读:6496    收藏:1

本书收录了王统照三十年代散文十八篇及《灵台微语》十四则,包含《去来今》《三角的距离》《唐达拉司的故事》《芦沟晓月》《追念同轩老人》《清要》《“新诗琐语”》《“谈诗小记”》《“幸福”的寻求》《R与W的两本账》《酒与水》《云破月来》《不易安眠》《一星星那样大的明点》《渐渐感着夜寒了》《“灵台”微语》《不灭的叶痕(米莱)》《物之不齐(考莱宜)》《生命的长途(撒慰吉)》《一个日耳曼的喻言(失名氏)》《微笑(L·颇伦)》《生命的艺术(瓦格讷)》《两种申诉(M·艾勒耳)》等。

青纱帐

青纱帐 立即阅读

作者:王统照    阅读:6375    收藏:1

收集起三年以来的杂文编成这一本《青纱帐》,我写短文很少,这里却有三分之一是去年夏秋间的作品,而描写的,近于小说却并无小说的结构的颇有几篇。抒发个人印感,而取直接叙述方法的又占去一部分。这并不像流行的小品文,更够不上纯散文,以言“杂拌”,庶几相近。《青岛素描》一篇当时是为《中学生》写的地方记,故假托另一人的口气,给那地方一个粗插的轮廓,实很拙劣。而且又为时日限定,写于旅途中,只就记忆所及,略作渲染,并无参考。《听潮梦语》与附载的《寓言》本想还各各多写若干则,后来都未做到。如果他日能各有续作,自然还是我的希望。

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 立即阅读

作者:鲁迅    阅读:6221    收藏:0

鲁迅杂文经典,收鲁迅1926年所作杂文三十二篇,其中前二十六篇作于北京,后六篇作于厦门。另有1927年所作《海上通信》一篇,收录著名作品《记念刘和珍君》。1927年5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作者生前印行六版次。《华盖集续编》继续着与封建主义和洋奴买办文化思想的斗争,锋芒所指,已从广泛的社会批评转到激烈的政治斗争。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华盖集续编》语言凝炼,见解精辟,讽刺深刻。

茶馆

茶馆 立即阅读

作者:老舍    阅读:6055    收藏:0

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茶馆》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50人,除茶馆老板之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官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结构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出人于这家大茶馆,全剧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幅气势庞大的历史画卷,形象地说明了旧中国的必然灭亡和新中国诞生的必然性。

偶然草

偶然草 立即阅读

作者:石评梅    阅读:6027    收藏:0

石评梅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创作生涯仅仅六年。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但其成功却在散文和诗歌。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与1929年编辑成《涛语》(散文集)、《偶然草》(小说、散文集)两个集子。收录了雪夜、墓畔哀歌、凄其风雨夜、寄露沙、葡萄架下的回忆、春之波、心之波、红粉骷髅、《妇女周刊》发刊词、同是上帝的儿女、总账、董二嫂、血尸、我是有福的人、战壕、致全国姊妹们的第二封信、报告停办后的女师大、女师大惨剧的经过、无穷红艳烟尘里、梦呓、偶然草、灰烬、龙潭之滨、翠峦清潭畔的石床、再读《兰生弟的日记》等名篇。

药味集

药味集 立即阅读

作者:周作人    阅读:5880    收藏:1

本书是周作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子集之一,收录了周作人二十余篇经典的散文作品。他的文章多是描写生活中最为寻常的片段,字里行间也是满满的恬淡平和,却能洞穿人心,往往寥寥数语便会令读者着迷。本书中的周作人是懂生活的人,他笔下的一草一木、飞虫雨露都带着灵气,遥远却不失真。透过本书他信手为世人打开了一扇窗,透过那扇窗让我们依然可见当年古朴的市井原态和时代风貌。从作者散文创作来看,本书与《夜读集》风格相近,曾于1941年由国际文化振兴会出版单行本。“药味”之命,乃是因为书中所收文章,看似闲适,但是用心品茗却令人颇感苦闷,在苦味中希望能对他人有所裨益,故以此为名。“痛,并快乐着”,或许就是本书吸引读者的一大特点。

龙须沟

龙须沟 立即阅读

作者:老舍    阅读:5768    收藏:0

三幕话剧《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剧作完成于1950年,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焦菊隐导演。《龙须沟》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它以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该剧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