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升沉录 立即阅读
作者:【清】黄小配 阅读:7743 收藏:0
袁世凯大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 、“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宦海升沉录》是一部反映袁世凯五十岁前在宦海中升沉的长篇传记体章回小说。从中,我们可以走近这位乱世枭雄,得出自己的袁世凯印象。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小李飞刀4:天涯·明月·刀 立即阅读
作者:古龙 阅读:7737 收藏:1
这一年,傅红雪37岁。曾经背负着不属于自己的仇恨,在边城失去自己最爱的女人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为名满天下的大侠。他与燕南飞约定一年后在凤凰集了结恩怨,没想到雁南飞却碰到凶险诡异之事。为了破解名震江湖的公子羽之追杀,为了忠实于好友的托孤,为了战胜自己内心的欲望和软弱,傅红雪又重新踏上了波涛诡秘的江湖厮杀之旅……然而,这一场江湖厮杀的背后,隐藏着怎样深沉的秘密?是否还会有一双手,像翠浓一样温柔抹去他鬓角的风霜?
战地莺花录 立即阅读
作者:李涵秋 阅读:7725 收藏:0
李涵秋曾有“民国第一小说家”之称,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他的“社会言情小说”的风格,叙述了三对男女青年的婚恋故事。主角林赛姑男扮女装,青年军官赵钰遂欲与之结为秦晋、谁知林赛姑已暗中与赵钰之妹赵瑜情投意合。林赛姑举家南迁,途中又遭军官陶如百抢亲,于是引出一系列恩恩怨怨……作品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社会现实为背景,描写了一群富家子弟的爱情婚姻纠葛,同时再现了军阀混战、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学生们的爱国行动。
象牙戒指 立即阅读
作者:庐隐 阅读:7709 收藏:0
写北京的一个女大学生张沁珠和曹子卿的悲剧。张因五四的影响,追求自由恋爱。但是却遭遇有妇之夫的欺骗,被始乱终弃,让张心里忧伤万分,她憎恨世界。后来有一个思想觉悟高,有才华的革命者曹子卿爱上她,但她伤痛的心不能理解曹对她的感情,漠然拒绝了他。让如火花之光的生命像彗星一样消逝,曹在临死前再向张表白,张才明白她错失了一段美好的爱情,辜负了曹对她的深情。她把所有情感放在已死的曹身上,用曹送她的象牙戒指套住了自己的一生。
一颗简单的心 立即阅读
作者:〔法〕福楼拜 译者:李健吾 阅读:7702 收藏:0
19世纪中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的作品。它是福楼拜晚年写的短篇小说集《三故事》其中一篇,也是作者最为杰出的短篇。它写一名女仆平凡而感人的一生。作者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个朴实动人的劳动妇女形象,展现了她美好善良的心灵和勇敢机智的品质。高尔基盛赞这个短篇“隐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术”。
华盖集 立即阅读
作者:鲁迅 阅读:7696 收藏:0
作者自编文集,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华盖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25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一篇,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读书》,《论辩的魂灵》,《夏三虫》,《忽然想到》,《我观北大》,《碎话》等。《华盖集》与封建主义和洋奴买办文化思想作斗争,锋芒所指,已从广泛的社会批评转到激烈的政治斗争。“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就毫无忌惮加以批评……”《华盖集》语言凝炼精悍,勾画典型形象,讽刺深刻而精辟。
偷拳 立即阅读
作者:宫白羽 阅读:7659 收藏:1
故事讲述杨露蝉世居冀南广平府,务农为业,承先人的余荫,席丰履厚,家资富有,但却生而孱弱,从小多病。他父宠爱弱子,恐其不寿,教杨露蝉读书之暇,跟从护院的武师李德发,习练武技,藉此强身健体,又买些拳图剑谱之类。后为了投师陈长兴学习陈式太极拳,不惜装哑巴,做讨饭的,冻得昏迷过去了,这才进得到陈家做了家丁,才有机会“偷拳”学艺,正是一颗痴学的心打动了陈长兴,陈长兴将一身功夫都教给了他。后来,杨露禅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杨式太极拳,成就一代宗师。
小坡的生日 立即阅读
作者:老舍 阅读:7624 收藏:0
本书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童话,作品以生活在南洋的男孩小坡和他的妹妹为主人公,讲述了小坡生活中的有趣故事,故事后半段完全是小坡的梦境,但也隐含了作者对南洋种种现实弊端的嘲讽。老舍在“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文中说道:“希望还能再写一两本这样的小书,写这样的书使我觉得年轻,使我快活;我愿永远作‘孩子头儿’。对过去的一切,我不十分敬重;历史中没有比我们正在创造的这一段更有价值的。我爱孩子,他们是光明,他们是历史的新页,印着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儿——我们只能向那里望一望,可也就够痛快的了,那里是希望。”
欧游散记 立即阅读
作者:王统照 阅读:7620 收藏:1
1934年,王统照出国去欧洲。他先到伦敦,在大英博物馆阅读、抄录资料,又去剑桥大学研究文学,之后去非洲,游历了埃及,再回到意大利。后来,他的游记汇编为《欧游散记》出版。不过出于战争的原因,大部分篇章都遗失了,《欧游散记》只剩下17篇文章,分别是《失业者之歌》、《旅途》、《华侨教育之一斑》、《“拉荒”》、《三位黑衣僧》、《厨工的学校》、《工人与建筑师》、以及《荷兰鸿爪》中的10篇文章。所以,本书只包括在旅途、在荷兰(详)、以及在英国(只有一两篇)。
秉烛谈 立即阅读
作者:周作人 阅读:7618 收藏:0
本书收录周作人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七年四月的作品。作者晚年回顾平生著述,很是强调集中《赋得猫》一类文化批判之作。其取材不避古今中外,全出于作者的特殊知识,特殊趣味和特殊发现,可以说因知识而有发现,因发现而有趣味,而发现和知识又都包容于趣味之中。因系趣味文章,行文是漫谈式的,虽然分量很重,立意也深,无论从艺术性还是思想性考虑,此类文章都居周作人最佳作品之列,最能代表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