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拉米公众号:lami_la
当前位置: 诗词 > 宋词 > 谒金门·风乍起

谒金门·风乍起

jīnmén·fēngzhà

fēngzhàchuīzhòuchíchūnshuǐxiányǐnyuānyāngxiāngjìngshǒuluòhóngxìngruǐ

dòulángānsāotóuxiézhuìzhōngwàngjūnjūnzhìtóuwénquè

译文

春风忽地吹起,吹皱了一池塘的碧水。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

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正在愁闷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注释

谒金门: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突然,忽然。

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揉搓。

斗鸭:以鸭相斗为戏。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独:一作“遍”

碧玉搔头:一种碧玉做的簪子。《西京杂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

鹊喜:古人谓闻鹊喜为喜兆。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怀人小词,主要写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其思想内容,跟花间派词人的大多数作品差不多。

上片一开头,作者就以生花妙笔把特定环境中的春天景色用特写镜头展示出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和李璟《摊破浣溪沙》里的“小楼吹砌玉笙寒”,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两句写景,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妇女们的心。用一个“皱”字,就把这种心情确切地形容出来。因为是春风,不是狂风,所以才把池水吹皱,而还不至于吹翻。女主人公的心情也只是像池水一样,引起了波动不安的感觉。面对着明媚的春光,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消磨这良辰美景颇费心思。她只好在芳香的花间小路上,手挼着红杏花蕊,逗着鸳鸯消遣。可是成双成对的鸳鸯,难免要触起女主人公更深的愁苦和相思,甚至挑起她微微的妒意,觉得自己的命运比禽鸟尚不如。她漫不经心地摘下含苞欲放的红杏花,放在掌心里轻轻地把它揉碎。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深刻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无比复杂的感情。它意味着:尽管她也像红杏花一般美丽、芬芳,却被另一双无情的手把心揉碎了。这写得多么细致,蕴藏着多么深沉的感情,简直是写进人物的下意识领域中去了。

下片写她怀着这样愁苦的心情,一切景物都引不起她的兴致。她孤身只影靠在斗鸭栏杆旁,无情无绪低着头观看鸭子相斗,也许她只是站在那儿出神,以致插在松散的发髻上的碧玉簪仿佛要坠落下来似的。这种由表入里的刻画,突出揭示了她内心懒散愁闷的情绪,也说明她已捱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她整天思念心上人,却一直不见他来。忽然,她听到喜鹊的叫声。“喜鹊叫,喜事到。”或许心上人真的要来了。她猛然抬起头,愁苦的脸上初次出现了喜悦的表情,她的神经顿时兴奋起来,猜想一定是丈夫快要回家了,心中充满了希望,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作者写到这里,便结束了全词。在一种淡淡的欢乐中闭起幕,像给女主人公留下一线新的希望。但喜鹊报喜难说有多大的可靠性。恐怕接连而来的,将是女主人公更大的失望和悲哀。这里从反面深化了词的主题,感情突然来了个转折,颇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151-153

2.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95-97

3. 张燕 注评.婉约词.武汉:崇文书局,2017:14-15

4. 陈立红.婉约词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22-23

创作背景

此词是众多以闺怨为题材的作品之一,可能作者另有寄托,但本事不明,创作时间也难以考证。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的记载,李璟曾责问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吓得冯延巳只好涎着脸皮说:“未如陛下‘小楼吹砌玉笙寒’。”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151-153

2.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95-97

名家评价

明人王世贞:《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与“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此语不可闻邻国。”然固是词林本色佳话。“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意似祖述之,而句稍不逮,然亦佳。(《艺苑卮言》)

明人沈际飞:闻鹊报喜,须知喜中还有疑在,无非望幸希宠之心,而语自清隽。(《蓼园词选》引)

明人茅暎:此词亦平耳,不知何以得名。(《词的》)

清人贺裳:南唐主(李璟)语冯延巳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何与卿事?”冯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不可使闻于邻国。然细看词意,含蓄尚多。又云:“无凭谐鹊语,犹觉暂心宽”,韩偓语也。冯延巳去偓不多时,用其语曰:“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虽窃其意,而语加蕴藉。(《皱水轩词筌》)

清人陈廷焯:结二语若离若合,密意痴情,宛转如见。(《词则·闲情集》卷一)

近人俞陛云:“风乍起”二句破空而来,在有意无意间,如柴浮水,似沾非著,宜后主盛加称赏。此在南唐全盛时作。“喜闻鹊报”句,殆有束带弹冠之庆及效忠尽瘁之思也。(《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参考资料:

1. 王兆鹏.唐宋词汇评(唐五代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45-448

最新评论共有0条评论

    我也来评分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延己、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 [1] 冯延巳在朝中结党营私,专横跋扈,被称为“五鬼”。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支持平台:iPhone,iPad,Android

    用移动设备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