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拉米公众号:lami_la

全部将文章加入收藏,方便下次阅读哦

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 立即阅读

作者:沈从文    阅读:636    喜欢:0

迎春节,凡属于北溪村中的男子,全为家酿烧酒醉倒了。 据说在某城,痛饮是已成为有干禁例的事了,因为那里有官,有了官,凡是近于荒唐的事是全不许可了。有官的地方,是渐渐会兴盛起来,道义与习俗传染了汉人的一切,种族中直率慷慨全会消灭,迎春节的痛饮禁止,倒是小事中的小事,算不得怎样可惜,一切都得不同了!将来的北溪,也许有设官的一天吧?到那时人人成天纳税,成天缴公债,成天办站,小孩子懂到见...

梦萦未名湖 立即阅读

作者:季羡林    阅读:635    喜欢:0

北京大学正在庆祝九十周年华诞。对一个人来说,九十周年是一个很长的时期,就是所谓耄耋之年。自古以来,能够活到这个年龄的只有极少数的人。但是,对一个大学来说,九十周年也许只是幼儿园阶段。北京大学肯定还要存在下去的,二百年,三百年,一千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同这样长的时间相比,九十周年难道还不就是幼儿园阶段吗? 我们的校史,还有另外一种计算方法,那就是从汉代的太学算起。这决非我的发明创...

登蓬莱阁 立即阅读

作者:季羡林    阅读:633    喜欢:0

去年,也是在现在这样的深秋时分,我曾来登过一次蓬莱阁。当时颇想写点什么;只是由于印象不深,自己也仿佛没有进入“角色”,遂致因循拖延,终于什么也没有写。现在我又来登蓬莱阁了,印象当然比去年深刻得多,自己也好像进入了“角色”,看来非写点什么不行了。 蓬莱阁是非常出名的地方,也可以说是“蓬莱大名垂宇宙”吧。我在来到这里以前,大概是受蓬莱三山传说的影响,总幻想这里应该是仙山缥缈,白云缭...

回忆 立即阅读

作者:季羡林    阅读:633    喜欢:0

回忆很不好说。究竟什么才算是回忆呢?我们时时刻刻沿着人生的路向前走着,时时刻刻有东西映入我们的眼里。——即如现在吧,我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清浅的水在水仙花盆里反射的冷光,漫在水里的石子的晕红和翠绿,茶杯里残茶在软柔的灯光下照出的几点金星。但是,一转眼,眼前的这一切,早跳入我的意想里,成轻烟,成细雾,成淡淡的影子,再看起来,想起来,说起来的话,就算是我的回忆了。只说眼前这一步,只有这一点淡淡的影子,...

立即阅读

作者:梁实秋    阅读:633    喜欢:0

生下来就是穷的,除了带来一口奶之外,赤条条的,一无所有,谁手里也没有握着两个钱。在稍稍长大一点,阶级渐渐显露,有的是金枝玉叶,有的是“杂和面口袋”。但是就大体而论,还是泥巴里打滚袖口上抹鼻涕的居多。儿童玩具本是少得可怜,而大概其中总还免不了一具“扑满”,瓦做的,像是陶器时代的出品,大的小的挂绿釉的都有,间或也有形如保险箱,有铁制的,这种玩具的用意就是警告孩子们,有钱要积蓄起来,免得在饥荒的时候...

秘密 立即阅读

作者:张爱玲    阅读:633    喜欢:0

最近听到两个故事,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这个,以后人家问句太多的时候,我想我就告诉他这一只笑话。德国的佛德烈大帝,大约是在打仗吧,一个将军来见他,问他用的是什么策略。皇帝道:“你能够保守秘密么?”他指天誓曰:“我能够,沉默得像坟墓,像鱼,像深海底的鱼。”皇帝道:“我也能够。”

落笔书花,诗意华年 立即阅读

作者:萧月月    阅读:632    喜欢:0

一步一个脚印,慨然向着太阳,手机的荧屏,记录灵感的勃发。 有一个魔咒,在把眼睛抽转,眸子一经颤动,就有文字勃发,跳入脑海麾下,供其驱使,渐露丰华。 游走于书山,跨鞍登马;睿智的捧茗,尝掖悟它;烹墨煮文,闲暇时光才好耍;麻将扑克看着我,只有干瞪眼,打落牙齿吞进肚去打群架。 弹指之间,挥挥洒洒;一腔热血,泥沙俱下,化作的涓涓细流,奔泻不停,休管文字珠玑,...

悼靳以 立即阅读

作者:沈从文    阅读:632    喜欢:0

得到靳以逝世的消息,正和去年得到郑西谛同志逝世消息一样,一面感到沉痛,一面还希望消息是误传。因为两个老友,都正当年富力强、精神饱满,热爱生活热爱新社会,正当为人民事业献身大有可为的时候,不可能忽然死去的!月前有熟人过上海时,只听说靳以因工作劳累,心脏出了毛病,曾一度昏迷,入了医院。在病院中,谈起我们一代一定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的建成,情绪还十分乐观。《人民文学》十一月号发表的《跟着老马转》是他最...

拿来和送去 立即阅读

作者:季羡林    阅读:632    喜欢:0

在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大国中,古代典籍传留下来在质和量的方面都独占鳌头的,只有中国一国。这个说法完全符合事实,毫无夸大之处。典籍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古代典籍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对世界文化一个伟大的贡献。 在过去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有的统治者也曾用大力整理过,比如清代的乾隆皇帝就曾亲自过问,遴选了几位大学士,集天下最有成就的大学者,用上几年的时间,编选了一部有名的《四库全书》,没...

立即阅读

作者:梁实秋    阅读:632    喜欢:0

最近有幸,连读两本出色的新诗。一是夏菁的《山》,一是楚戈的《散步的山峦》。两位都是爱山的诗人。诗人哪有不爱山的?可是这两位诗人对于山有不寻常的体会,了解与感情。使我这久居城市樊笼的人,读了为之神往。夏菁是森林学家,游遍天下,到处造林。他为了职业关系,也非经常上山不可。我曾陪他游过阿里山,在传说闹鬼的宾馆里住了一晚,杀鸡煮酒,看树面山(当然没有遇见鬼,不过夜月皎洁,玻璃窗上不住的有剥啄声,造成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