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在线阅读

陶庵梦忆

Txt下载

移动设备扫码阅读

韵山

大父至老,手不释卷①,斋头亦喜书画②、瓶几布设。不数日,翻阅搜讨,尘堆砚表,卷帙正倒参差。常从尘砚中磨墨一方,头眼入于纸笔③,潦草作书生家蝇头细字。日晡向晦④,则携卷出帘外,就天光爇烛,檠高光不到纸⑤,辄倚几携书就灯,与光俱⑥,每至夜分,不以为疲。

【注释】

①手不释卷:指书不离手,形容读书用功,学习勤奋。释,放开。

②斋头:书斋,书房。

③头眼入于纸笔:指老年人眼睛昏花,看书写字要把眼睛近距离对着纸笔。

④日晡向晦:傍晚时没有阳光,地方比较阴暗。

⑤檠(qíng):指灯架。

⑥(fǔ):低着头,俯视。

【译文】

祖父经常为《韵府群书》《五车韵端》编撰得太简略可笑而感到遗憾,想要为这两本书增补一些内容。于是博采众书搜集资料,用淮南大山和小山之义,摘录典故事件归为《大山》,摘录人物语录归为《小山》,典故事件以及语录已经详细收录在本韵下,但偶尔也被收录在其他韵目下的归为《他韵》,脍炙人口的典故语录归为《残山》,总称为《韵山》。一行行字写得密密麻麻,像烟灰煤屑和残损的钱币,厚厚堆积着像砖块一样有三百多本。一个韵目写下来能堆积到十几本,较之《韵府群玉》和《五车韵端》要多上千百倍。快要写完的时候,礼部侍郎胡青莲把他父亲从中秘书带出来的《永乐大典》给祖父看,和《韵山》正好相类似,装帧成帙有三十大本,一个韵目下的一个字还犹有未尽。祖父见了《永乐大典》,叹息说:“浩瀚书海,我这点小作为简直是精卫填海,得到的能有多少呢?”于是就停笔不再写了。如果祖父花费三十年的精力心血,编写其他书籍,其广博深厚应该不低于王世贞和杨慎。现在这部书即使再多用三十年也还是完成不了,即使是完成了也没有能力刊刻。写稿的毛笔已经堆积成冢,可惜所编之书却丝毫没有发挥出它的价值,我为此感到深深的惋惜。丙戌年战乱之际,我把这些书运载到九里山,收藏在藏经阁中,期待能有后人来完成这部书。

祖父到老了还是手不释卷,在书斋里也喜欢悬挂书法绘画,案头上也摆设着花瓶、茶几等。过不了几天,因为他翻阅和搜寻书籍,导致灰尘布满砚台,书籍颠倒不齐。祖父常常从布满灰尘的砚台里磨出一砚台墨汁,低着头眯着眼睛,靠近纸笔来写字,寥寥草草地写着书生们写的蝇头小楷。傍晚太阳落下,周围昏暗不明,祖父就把书带到屋外去看,不是就着傍晚剩余的天光,就是靠近燃烧的蜡烛,高架上蜡烛的烛光照不到书上,他就倚靠在茶几上接近灯火,低着头对着烛光看书,每天看到半夜,从来都不感到疲倦。

【译文】

【评点】

不要说我们现代人读书辛苦,古人读书更加辛苦和勤勉,他们读书的条件要艰苦得多,夜里读书只能靠昏暗的蜡烛,人老了得了老花眼,也没有眼镜可以矫正视力。而像作者的祖父,这位老先生到了晚年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可却还是在读书,手不释卷,日夜沉迷于书本。可见他对书是真正喜爱的,并不是完全为了科举考试而读书,是个真正读书之人。

常恨《韵府群玉》《五车韵瑞》寒俭可笑①,意欲广之。乃博采群书,用淮南“大小山”义②,摘其事曰《大山》,摘其语曰《小山》,事语已详本韵而偶寄他韵下曰《他山》,脍炙人口者曰《残山》,总名之曰《韵山》。小字襞积③,烟煤残楮,厚如砖块者三百余本。一韵积至十余本,《韵府》《五车》不啻千倍之矣④。正欲成帙,胡仪部青莲携其尊人所出中秘书⑤,名《永乐大典》者,与《韵山》正相类,大帙三十余本,一韵中之一字犹不尽焉。大父见而太息曰:“书囊无尽,精卫衔石填海⑥,所得几何!”遂辍笔而止。以三十年之精神,使为别书,其博洽应不在王弇州、杨升庵下⑦。今此书再加三十年,亦不能成,纵成亦力不能刻。笔冢如山⑧,只堪覆瓿⑨,余深惜之。丙戌兵乱⑩,余载往九里山,藏之藏经阁,以待后人。

【注释】

①《韵府群玉》:元代阴时夫所著的一部韵书。全书一共二十卷,把韵部分为一百零六部,各个韵部下辑录了许多词汇和典故。《五车韵端》:明代凌稚隆所著的一部韵书,其书是仿照阴时夫所写,一共一百六十卷,全书按经、史、子、集、杂五个部分分类。

②大小山:指大山和小山,典故出自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招隐士序》:“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

③襞(bì)积:堆积重叠。这里指书上的小字密密麻麻。

④不啻:不只,不仅仅。

⑤胡仪部青莲:胡青莲,本名胡敬辰,字直卿,号青莲,浙江余姚人。明代官员,历任江西驿传道、光禄寺录事,著有《檀雪斋集》。仪部,对礼部官员的别称。尊人:指胡敬辰的父亲胡维新(1534-1506),字云屏,明代官员,官至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中秘书:指宫廷的藏书机构。

⑥精卫衔石填海:古代神话传说,出自《山海经》卷三《北山经》:“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要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⑦杨升庵: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四川成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著有《升庵集》。

⑧笔冢:典故出自唐李肇《唐国史补》:“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

⑨覆瓿(bù):容器倾倒。比喻不能发挥价值。

⑩丙戌:指顺治三年(1646)。

【评点】

作者的祖父皓首穷经,花了三十年的心血写了一堆的书稿,却没有想到一部《永乐大典》把他想做的事情都做了,并且还做得比他更加详尽,更加完美。因此自叹不如,就此封笔。这也是在情理之中,《永乐大典》是朝廷主持编纂,不仅人才济济,多方搜集,而且财力雄厚,能够刊刻编印。对于以个人之力要完成这样庞大的工程,实在有些力不从心。正如作者祖父所说“书囊无尽,精卫衔石填海。”可惜的是《永乐大典》这部皇皇巨著已经散佚了,恐怕作者祖父的这部《韵山》也是不知所终。古人穷尽一生的心血不知有多少都是这样的下场,让今人深感痛惜。

1.22%
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