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在线阅读

陶庵梦忆

Txt下载

移动设备扫码阅读

兖州阅武

辛未三月②,余至兖州,见直指阅武③。马骑三千,步兵七千,军容甚壮。马蹄卒步④,滔滔旷旷,眼与俱驶,猛掣始回⑤。

其阵法奇在变换,旝动而鼓⑥,左抽右旋,疾若风雨。阵既成列,则进图直指前,立一牌曰“某阵变某阵”。连变十余阵,奇不在整齐而在便捷。扮敌人百余骑,数里外烟尘坌起⑦。迾卒五骑⑧,小如黑子,顷刻驰至,入辕门报警⑨。建大将旗鼓,出奇设伏。敌骑突至,一鼓成擒,俘献中军。内以姣童扮女三四十骑,荷旃被毳,绣袪魋结⑩,马上走解,颠倒横竖,借骑翻腾,柔如无骨。乐奏马上,三弦、胡拨四、上儿密失、乂儿机、僸佅兜离,罔不毕集,在直指筵前供唱,北调淫俚,曲尽其妙。是年,参将罗某,北人,所扮者皆其歌童外宅,故极姣丽,恐易人为之,未必能尔也。

【注释】

①兖州:今山东兖州。明代设兖州府,属山东承宣布政司使。阅武:即阅兵。

②辛未:即崇祯四年(1631)。

③直指:直指使者,又称绣衣直指或直指绣衣使者,朝廷派往地方的巡察官员。

④卒:士兵。

⑤掣:拉住。

⑥旝(huì):古代打仗时用的一种传令旗。

⑦坌(bēn):翻涌。

⑧迾(liè):拦阻,排列队伍进行警戒。

⑨辕门:指军队驻扎所在地将领的营门。

⑩袪(qū):袖口。魋(tuí):发髻。

走解:在马上表演高难度动作。

胡拨四:云南纳西族的乐器,似琵琶,即琥珀词,亦名“浑不似”、“火不思”。有译本作“胡拨、琥珀词、四上儿、密失”,但琥珀词与胡拨是同一种少数民族乐器的不同音译,本书只选其一。无“四上儿”和“密失”这两种乐器,怀疑是他本断句时失误,本书更正为“胡拨四、上儿密失”。

上儿密失:应为“土儿密失”,即都哩墨色,蒙古的一种乐器。

乂儿机:应为“叉儿机”,即叉儿奇,满洲语音译,一种乐器。

僸(jìn)佅(mèi)兜离:泛指少数民族的乐器。出自汉代班固的《两都赋》:“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

罔不毕集:无所不及的意思。

外宅:指男子养于别院的同居之妇。

【译文】

阅兵仪式上最奇特的是在于阵法的变幻无穷,指挥旗一挥动,进军的战鼓就擂响,整个队伍左右来回摆动,像疾风迅雨一般威猛。军队摆好了方阵,有人给直指使者呈上一幅军阵图,树立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由某阵变换为某阵。”连续变换了十几个不同的方阵,它的奇特之处不在于整齐划一,而是在于方便快捷。抽一部分人扮演成敌人的一百多个骑兵,从几里外的地方来侵犯我军,烟尘滚滚而起。我军派遣的五个巡查骑兵,在远处像小小的黑色棋子,不一会儿就飞奔回来,进入辕门向将领报告敌情。军中竖起大将旗,擂起战鼓,派出奇兵设下埋伏。敌人的骑兵突然冲进来,我军一通鼓的时间就将他们全部擒获,俘虏被送到中军报捷。在内营里让俊俏的少年扮演成三四十个女骑兵,身上穿戴着皮毡,挽起彩绣的袖口,盘结发髻,骑上马背表演马上杂技,颠上倒下、横躺竖立,凭借坐骑翻转腾空,柔软得像没有骨头一样。又在马背上演奏音乐,三弦、胡拨四、土儿密失、叉儿机等各种稀罕乐器,无所不有,在直指使者的酒筵前演唱,北方的俚俗曲调,演奏得十分美妙。这一年,参将罗某是北方人,参加表演的演员都是他豢养的歌童和妾室,所以他们都很俊俏靓丽。如果换成其他人来表演,恐怕不一定能有如此精彩的表演。

辛未年三月,我到了兖州,观看了直指使者的大阅兵。阅兵阵队有三千骑兵、七千步兵,阵容非常壮观。马蹄声和步兵的脚步声像滔滔海水,奔腾咆哮。观众的视线跟随着行进的队伍一起移动,眼球仿佛定住了一样。

【评点】

军队的阅兵是再严肃不过的事情,一个国家的安全必须依靠强大的军队。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的演练对防范敌人是很有必要的。文中的兖州府军队排兵布阵的确有其独特之处,其赫赫威容也能让一般人深感震慑。但是那时已经是16世纪了,欧洲的科学开始长足发展,他们用航海和火药开启了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之旅。然而我们的大明帝国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用马背上的杂技和军妓来表演取乐。以现在的眼光看,张岱笔下的阅兵实在是不堪一击。

0.85%
兖州阅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