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崃教女戏,非教戏也。未教戏,先教琴,先教琵琶,先教提琴、弦子、萧、管,鼓吹歌舞,借戏为之,其实不专为戏也。郭汾阳、杨越公、王司徒女乐②,当日未必有此。丝竹错杂,檀板清讴③,入妙腠理④,唱完以曲白终之,反觉多事矣。
【注释】
①朱云崃:教女子唱戏的师傅。
②郭汾阳:郭子仪(697-781),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代军事家和政治家,平定“安史之乱”,封为汾阳郡王。杨越公:杨素(?-606),字处道,华阴(今陕西)人。隋朝的权臣,随隋文帝杨坚灭陈,被封为越国公。王司徒:王允(137-192),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大臣,曾任豫州刺史、司徒。
③清讴:清美的歌唱。
④腠理:指肌肤。
【译文】
表演西施舞的时候,有五个人对舞,个个长袖宽带,如同环绕在身上一样,曲曲层层地拖曳到地上,舞动旋转起来,婀娜多姿,娇弱得像秋天的白芷似的。演员有二十多人,打扮成宫廷女官和侍者,手里举着扇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灯光焰火灿然明亮,华丽锦绣的衣服纷绕层叠,令观众吃惊不已。
朱云崃教导女子学唱戏,并非只教授她们唱戏。在没有教戏之前,先要教她们弹琴、琵琶,学习提琴、弦子、箫管、鼓吹、丝竹、歌舞,借着学唱戏为名,实际上并不专门只教唱戏。汾阳王郭子仪、越国公杨素、司徒王允这些人家里的女乐师,当年也未必如此多才多艺。丝竹乐声错杂相交,檀板轻按、清歌婉转,歌声曲子已经美妙地贯通了乐理,唱完歌后用说白来结束,反而觉得多此一举了。
朱云崃一向好胜,看到得意的地方,就会瞪大眼睛观看客人的反应;得到客人的一两句称赞,就连忙走到戏房,告诉各个舞女歌姬。因为屡次出来进去,他感到非常劳累疲乏。并且我听说云崃老的性格多疑,喜欢猜忌,众歌姬的居住之地幽曲隐秘,重重叠叠地上锁封闭,晚上他还亲自巡视检查,歌姬都对他怀恨在心。轮到该侍寝的人侍寝之时,那人却跑掉了,相互之间躲躲藏藏,但也只在深宅密院当中,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藏匿。朱云崃找不到她们,就只好大声呵骂指责了事。朱云崃殷勤防护,日夜操劳,是个不明事理的轻贱老人,只能自讨苦吃,真可以让那些好色的老年人引以为戒。
【译文】
【译文】
【评点】
朱云崃教授唱戏果然是非常有长远的眼光,唱戏之人懂得各种器乐演奏,懂得各种歌舞表演,那么演起戏来就如鱼得水了。虽然很少能出现全才的艺人,但多才多艺确实对一个人有很多的帮助,就像现在娱乐圈有不少多栖艺人,既活跃于歌坛,又能跻身于大银屏,当然还能玩转其他领域。古代的这些歌姬舞女也能掌握几门技艺,若在现代社会想必也会有不少粉丝吧。
西施歌舞①,对舞者五人,长袖缓带,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弱如秋药②。女官内侍,执扇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二十余人,光焰荧煌,锦绣纷叠,见者错愕③。
【评点】
中国传统的舞蹈大多都以灵动柔美为主,尤其是宫廷舞。作者向我们描述的这场西施舞,舞者个个都是长袖宽袂,身形袅娜,舞姿曼妙,宛若当年美女西施翩翩起舞。宫廷舞以华美著称,连陪衬的宫女侍者和道具都非常雍容华丽,观看者怎能不目瞪口呆,宛若置身于皇家御苑,又似回到千年以前的吴娃馆,亲见西施起舞,实在妙不可言。
云老好胜,遇得意处,辄盱目视客①;得一赞语,辄走戏房,与诸姬道之,佹出佹入②,颇极劳顿。且闻云老多疑忌,诸姬曲房密户,重重封锁,夜犹躬自巡历,诸姬心憎之。有当御者③,辄遁去,互相藏闪,只在曲房,无可觅处,必叱咤而罢。殷殷防护,日夜为劳,是无知老贱自讨苦吃者也,堪为老年好色之戒。
【注释】
①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
②“绕身若环”句:出自《淮南子·修务训》:“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便媚似神,身若秋药披风”。曾挠:曲屈貌。猗那:柔美,盛美。秋药:指秋天的白芷。
③错愕:形容非常吃惊的样子。
【注释】
①盱目:指瞪着眼睛。
②佹(guǐ):累积,重叠。这里指屡次。
③当御者:指侍寝的人。
【评点】
读到这里,原来朱云崃教这些女子歌舞器乐,原来也是另有所图。这一众女子大多是妙龄方华,貌美如花,又是清姿倩舞,又是婉转歌喉,谁人不动心,谁人不情移?朱云崃已经老痴却不改愚顽,猜忌防护,霸占着一众美女,真是老牛吃嫩草,活活糟践了这些年轻女子。就连作者都感到愤愤不平,骂他“无知老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