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画舫录在线阅读

扬州画舫录

Txt下载

移动设备扫码阅读

扬州五司徒

五司徒庙在西峰。《南史?王琳传》云:琳赴寿阳,城陷被执,陈将吴明彻杀之城东北二十里,传首建康,悬之于市。琳故吏梁骠骑府仓曹参军朱致书陈尚书仆射徐陵求琳首,许之。与开府主簿刘韶慧等持其首还于淮南,权瘗①八公山侧。等乃间道北归,别议迎接。寻有扬州茅智胜等五人密送丧柩达于邺。《增补搜神记》云:扬州英显司徒茅、许、祝、蒋、吴五神君,居扬州日,结为兄弟,好畋猎②。其地旧多虎狼,人罹其害。山溪畔遇一老妇,五神询问,孑然无亲,饥食溪泉。五神请于所居之庐,呼为母。侍养未久,五人出猎,而归不见其母。五人曰:“多被虎啖。”俱奋身逐捕山间,有虎迎前,伏地就降,由此虎患始息。后人思其德义,立庙祀之。凡所祈祷,随求随应。庙今在江都县东兴乡金匮山之东。至隋时,封司徒庙加号。宋绍定辛卯,逆贼李全数来寇境,祷于神,不吉,以神像割剖之。不三日,全被戮于新塘,肢散落,犹全之施于神者。贼平,帅守赵范亲率僚属致享祠下,以达神贶③,扩其庙而增广之,录其阴助之功,奏请于朝,赐庙额曰“英显”。后平章贾似道来守是邦,有祷于神前,遇旱暵④则飞雨,忧霖则返照,救焚则焰灭,散雪则瑞应,其护国佑民,无时不显。复为奏请,加封王号。陆容《菽园杂记》:广陵之墟,有五子庙,云是五代时群盗,尝结义兄弟,流劫江淮间,衣食丰足,皆以不及养其父母为憾,乃求一贫妪为母,事之至孝。凡所举动,惟命是从。因化为善,乡人义之。殁后且有灵异,因为立庙。《揽胜志》云:司徒庙迹莫考。《搜神》、《菽园》所载,似属俗传。证以《南史》,于理颇合,未敢臆断,故存以俟考。《小志》云:江都有庙,不知始自何时。元江淮路总管成铎题其碑曰“司徒灵显感应之碑”,而无碑文。《万历江都县志》:洪武十六年重建,正统、成化间,相继修理。嘉靖六年,巡盐御史雷应龙毁之,立胡安定祠。后土人复立庙于祠东。又《小志》云:明正德、万历间,皆尝重修。右都御史金献民、扬州郡守吴秀皆有记。国朝康熙三十一年,县令熊开楚因旱祷雨有应,为立庙碑。雍正十一年,春雨浃旬⑤,郡守尹会一过庙祈晴立霁。入夏弥月不雨,又虔祷于庙,甘雨大沛,因陈牲昭报,并檄行县,令每岁春秋,永远致祭。又按《南史》称扬州茅智胜,而《通鉴》作寿阳,盖尔时寿阳隶扬州淮南郡,而今之扬州,则东广州广陵郡也。寿阳在晋、宋间或为扬州,或为豫州。梁太清二年,属魏称扬州,北齐因之。琳事在齐武乎四年,此后寿阳遂为陈有,复称豫州矣。等虽致琳首还寿阳,权瘗于八公山侧,而未能即持其丧至邺,方间道北归别议,而五人乃能等之所不能,其义烈有足多者。琳前镇寿阳,颇多遗爱,此五人实寿阳之义民。今乃不祀于寿阳,而扬州为立庙,岂神所歆哉?扬州地势平衍,而寿阳多山,即以驱虎事言之,亦不当误以寿阳为今之扬州也。《增补搜神》及《菽园》二记所载,皆无足置辨。

【注释】

①瘗(yì):掩埋,埋葬。

②畋(tián)猎:动词,捕猎是其本义。畋,取禽兽之意。

③贶(kuàng):赠赐,赐予。

④旱暵(hàn):天气不下雨而又干旱。暵,干热。

⑤浃(jiā)旬:一旬,即十天。胡三省注有:“十日为浃旬。”

【点评】

与各地民间传说中的诸神一样,扬州五司徒也被夸张成神话了,有意思的是司徒庙被五先生祠替代,于是五位小民变成了五位宋儒,原因就是学者和官员觉得小民不配称神。但是老百姓不乐意,便在旧庙旁又修建了一座新庙,继续供奉。一边是平民百姓心中的神灵,一边是夫子学者心中的祖师,倒也相安无事。不过随着历史变迁,两座祠都消失了,只留下老百姓心目中唯一认可的地名——司徒庙。

0.80%
扬州五司徒